美軍急推無人機 操控失誤有代價

美國於九一一恐襲發生後不久便出兵阿富汗,為對付那些於偏遠山區神出鬼沒的塔利班武裝分子,發展尚未完善的美軍無人戰機也得上陣。經過多年使用,無人戰機於不對稱戰爭中的作用得到肯定,成為反恐戰的一張王牌。然而美軍急於派無人機上戰場,從無人機基本設計以至實際操作等技術性問題層出不窮,導致事故頻生,或許金錢上的損失有限,但耽誤作戰時機後果可大可小。

數據顯示,共有卅八架「掠食者」和「收割者」無人戰機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作戰時墜毀,另有九架於美國本土進行訓練時墜毀,而每宗墜毀事故的損失介乎三百七十萬美元至五百萬美元。

美國空軍承認,無人戰機首度上戰場時,相關技術和配套還未成熟,首先當局從未想過派無人機上戰場,其次由於時間緊迫,當局不得不將部分技術性問題暫時擱在一旁。軍方的調查報告提到不少荒謬的墜毀事故,如一架無人機因沒有配備油錶,操作員未有察覺到漏油問題,無人機耗盡燃料墜毀;放下起落架的按鈕與「銷毀引擎」按鈕並排在一起,無人機操作員準備降落時誤按後者導致無人機墜毀。

墜毀涉人為因素

空軍安全專家指出,縱然無人機發生事故的比率持續下降,但由於無人機飛行時間飆升,有關無人機的事故有增無減。○九年,美軍無人機於伊阿兩地戰場飛行了超過十八萬小時,料本年的無人機飛行時間會增至三十萬小時。空軍○七年發表的報告指出,至少八成掠食者墜毀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人為錯誤,最新調查亦發現一些事故因訓練不足和操作失當而引起。

正如一些駐阿富汗美軍地面部隊指揮官投訴,他們向無人機發出的增援呼叫,只有三分之一獲得回應,撇除無人機失事引起不必要傷亡的問題,無人機或能否及時提供增援,直接關係到地面作戰部隊性命安危,說「無人機墜毀了也無所謂」其實是自欺欺人。

對那些亟需增援的部隊來說,哪管美軍可無限量生產無人機,在緊急關頭無人機「爽約」,前線士兵只得捱打。儘管科技進步讓美國空軍得以改變作戰模式,但科技始終由人操控,無人機操控員即使遠離戰場,他們承受的壓力相信不比戰機機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