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阿富汗美軍司令麥克里斯特爾為頂撞總統一事黯然辭職,自○一年以來掌管過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及美軍中央司令部的指揮官,累計已有超過十位,而包括麥克里斯特爾在內共有三人被撤職或因受壓辭職,獲各方給予高度評價的將帥就只有接替麥克里斯特爾職務的彼得雷烏斯,以及曾任駐伊美軍指揮官的奧德耶諾,美軍出色將領寥寥可數,令人懷疑是美軍體制本身出了問題。
事實上,部分軍方人士認為美軍當中不乏人才,只不過是晉升制度出了問題。一些年輕軍官不滿國防部沿用和平時期的晉升制度,軍方高層無法走入基層,提攜那些擅於反叛亂戰事、精通伊阿兩地戰況的人才。是故,作戰經驗豐富的上校和准將,要等上多年才有望晉升,反叛亂作戰經驗有限的准將反而多的是。
有美軍官員私下表示,那些憑卓越軍事才能扶搖直上的指揮官,被派往伊阿兩地戰場後往往發現自己無法發揮所長,這是因為今時今日的戰爭要求指揮官扮演像總督一類的角色,在統籌軍事行動之同時也要兼顧經濟發展事務,並處理爆發戰爭國家的內部政治問題。而當美國本土對曠日持久的戰事失去耐性時,華府還得靠這些指揮官向國會和民眾解畫釋疑,這變相令戰地指揮官變成影子內閣部長。
若說今天的美軍指揮官要同時擁有軍事和政治才能,那麼彼得雷烏斯身居要職絕非偶然。求才若渴的美國國防部嘗試找出培育將才的「方程式」,其中一派學說是,由於指揮官要兼顧多個範疇的工作,好應該及早物色可造之材並加以栽培,如讓其於華盛頓任職、前往戰地擔任指揮工作並前往研究生院進修,令其變成具備外交才能的戰士。以彼得雷烏斯為例,他曾在國防部工作了一段時間,於九十年代末同時替陸軍參謀長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工作。
彼得雷烏斯今天的成功,與他當年在國防部工作時學到的政治技能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