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街谷旅業 民眾斥發恥辱財

「明清歷史看北京,近代中國看天津。」當年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作為京師門戶的天津,成為了西方列強駐腳點,租界林立。最近天津市政府決定豪擲五十一億元,將天津最早的租界泰安道變身一個以英式建築風格為主的特色旅遊商務區,當局同時亦計劃發展市內其他國家的租界。有民眾認為,租界是中國恥辱的標誌,地方政府借租界開發旅遊有欠妥當。

泰安道是當年英租界的核心區,全長九百三十米,保存了不少較為完整的歷史建築,其中國家級、市級法定保護風貌建築就有十五處。為了使這些歷史建築得到更好開發,天津市政府從本月初正式對泰安道進行改造開發,力爭在年底前在泰安道打造出一個「英式風情區」。

根據規劃,「英式風情區」佔地十六點二九公頃,總建設面積二十九萬平方米。區內原貌建築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還原建築的原貌。改造完成後,風情區內的建築將融合灰頂、磚牆、柱廊、角塔、木質陽台、庭院等特色,再現英倫風情。

從一八六○年天津開埠到二十世紀初,先後有英、法、美、德、日、俄、意、奧、比九國在天津建立租界。因此,天津城內中西方建築及文物眾多,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已拓意大利景區

為了促進旅遊業,天津近年大打歷史留下的租界牌。此前,已在前意大利租界精心打造了「意式風情區」。天津市政府表示,今後還將打造「德式風情區」、「法式風情區」,並希望這些風情區在年內建成。

不過,民眾對開發租界反應不一。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侯建新認為,「英式風情區」具有歷史人文和建築雙重價值,開發保護得當將使城市形象更加豐滿、有特點。不過,有民眾認為,租界是當年西方列強在中國建立的「殖民地」,租界是中國那段恥辱歷史的標誌,地方政府用歷史烙痕來牟利有欠妥當。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