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錙銖必較徵苛稅 還富於民成泡影

敲定明年國計民生方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在北京舉行,當局藉媒體放風,稱會議將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規範分配秩序,增強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話音未落,國家財政部即出台調整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企業職工薪水外的多項補貼納入繳稅範圍。當局劍指普通工薪階層,與中低收入階層錙銖必較,「少取多予、還富於民」成海市蜃樓。

根據財政部新規定,企業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通訊補貼、節日補助和午餐補貼等,不再屬於職工福利費而納入工資總額,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當局出台稅收新政為的是抑制高收入高福利的石化、電力等壟斷企業的薪水,堵住稅收漏洞,但實際上是一網打盡,殃及池魚,令大批收支捉襟見肘、勉強維持基本生活的低收入普通工人加入了納稅人行列。

內地企業員工除薪水外,從來都有飯貼車貼等多項補助,每月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與薪水融為一體,部分打工仔甚至要靠這些補助養家餬口。目前,內地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為二千元,如果按稅收新政將補貼納入工資,絕大部分原先在起徵點以下的收入群體都要納稅,面臨實際收入下降、生活拮据的困境。

本末倒置 殺雞取卵

難道國家財政真的很在乎這點蠅頭小利?近年來內地財政收入連續幾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遞增,居民收入增長卻低於GDP增長,中國用於各種社會福利的費用佔GDP半成,遠低於美國三成五的比例,國、民財富分配完全失衡。為了改變國富民窮狀況,當局理應抓住經濟高速增長機遇,擠壓國家收入,還富於民,藏富於民,提升民間消費能力,而不應與中低收入的民眾博弈財富分配。

錙銖必較徵苛稅其實是目光短淺的行為,雖然一時肥了政府財政,瘦了百姓錢包,但長期看,卻是殺雞取卵,百姓沒有錢消費,內需市場托不起,消費結構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無從談起。

另外,稅收的槓桿作用在於削峰平谷,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當今中國富得冒油的社會階層,不會是收入不到二千元的城市打工者,而是壟斷行業、演藝明星、公務員及其他安享特殊利益的權貴人士,當局應該多盯着有錢人,多照顧中低收入者和弱勢群體。但事實上當局近年來對高收入階層手下留情,政策軟弱乏力,卻接連拿中低收入者開刀,今次稅收新政單挑企業員工,甚至連飯貼車貼乃至發塊月餅都要徵稅,斤斤計較,情何以堪。

不患徵而患不公。當局真想通過徵稅來抑制收入高、福利高行業的薪水增長勢頭,完全可以通過向壟斷行業徵補貼稅等特殊手段,根本沒必要讓中低收入的企業員工陪着交稅。更不堪的是,眼下各地官場公款吃喝熾烈,公車消費依舊,官員貪腐無日無之,演藝明星避稅屢禁不止,納稅人的錢被大肆揮霍,對此,又怎麼不見財政部出狠招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