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內地近年出現大霧的天氣愈來愈頻密,範圍亦愈來愈廣,令民眾日常生活大受影響。有氣象專家指出,大霧的出現,除了天氣因素外,內地不斷推進工業化,空氣污染加劇,亦是大霧問題惡化的元兇之一。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何立富表示,以往內地出現大霧天氣,通常在上午九時、十時便會開始消散,但近年大霧天氣卻晝夜難消,而且出現陰霾的情況明顯增多。他認為,這與中國不斷推進工業化有直接關係,因為工業化令空氣污染加劇,空氣中的雜質和浮塵增多,在風小的情況下,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氣相結合,形成大霧不易擴散,使大霧天氣加劇,並延長大霧的影響時間。
此外,全球氣溫變暖,冷空氣活動的強度和頻率減弱,亦令中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霧天氣的機會率增加。有醫生指出,大霧天氣影響空氣流通,增加疾病傳播機會,患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以及抵抗力較弱的長者和小童,應減少外出。
極端天氣頻頻湧現
除了大霧外,今年十一月內地已出現多個極端天氣,包括北方的暴雪和南方乾旱等。上海在本月更創下多個天氣之最,如本月八日上海錄得攝氏廿七點五度,是卅年來同期的第二高氣溫;本月十八日上海卻錄得攝氏一點一度,是一百卅六年來當地同期最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