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奧巴馬隨時縮沙 氣候大會難樂觀

馬爾代夫日前舉行全球首個水底內閣會議,冀能驅使全球各國同心協力推動減排,挽救這個面臨「滅頂之災」的印度洋島國。在馬爾代夫官員預早敲響喪鐘之際,奧巴馬的反應卻出奇地冷淡,雖然他競選時承諾促使美國重新加入《京都議定書》後續協定,但華府官員如今卻表示,奧巴馬未必出席年底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氣候變化大會。

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文立彬早前力促奧巴馬給哥本哈根大會撐場,認為奧巴馬出席與否關係到大會的成敗。雖然英方給奧巴馬戴高帽,但前往倫敦出席「主要經濟體論壇」的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卻表示,由於大會屬部長級會議,相信談判要取得足夠成果,奧巴馬才會動身前往哥本哈根。回想九七年時任總統的克林頓未有出席於京都舉行的氣候會議,而美國一直未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奧巴馬缺席哥本哈根大會,令人擔心歷史重演。

發展中國家觀望美方

斯特恩提醒一眾發展中國家,她們對遏止溫室氣體排放增長要作出重大承擔,他還引述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稱由目前至二○五○年期間九成七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均來自發展中地區。雖然斯特恩再三強調發展中國家在減排方面要守信用,但卻未有交代美方會否在哥本哈根大會上作出具約束力兼重大的減排承諾,只表示華府正努力促使國會參院通過氣候變化應對法案。

斯特恩一方面叮囑發展中國家為減排貢獻,另一方面卻暗示美方未必能作出配合,無論華府有何難言苦衷,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在美方減排意向未明之際單方面作出讓步,未免太過冒險。一旦美國在減排方面「縮沙」,她們豈非當了冤大頭!

奧巴馬集中火力推銷醫改方案,等待參院通過的氣候變化應對法案自然被擱在一旁。美國願意給予多大的經濟支持協助發展中國家踏上「低碳增長」之路,迄今仍然是未知之數。

是故,若美國國會參院未能在哥本哈根大會召開前通過氣候變化應對法案,相信不少發展中國家都會採取觀望態度,令《京都議定書》後續協定的討論陷入膠着。退一步說,美國國會參院猶豫不決,某程度上出於對中印減排承擔的猜疑。

已發展國家為達到本身的減排目標得付出沉重經濟代價,還要出錢出力助發展中國家奉行低碳發展模式,可見推動減排需要雄厚財力。奧巴馬既要為阿富汗戰事升級做準備,又要為醫改融資煩惱,華府還剩多少本錢號召全球減排?如何公平地攤分「低碳發展」成本,是哥本哈根大會面對的難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