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廣州大翻新重現歐陸風采

本文重點
為迎接亞運,廣州進行大翻新,其中越秀區將斥資四千七百萬元,下月起對沿江路近現代歐陸建築群進行翻新,令其重現昔年「廣州十里洋場」的繁華景象。海珠區近日也對該區的騎樓街進行綜合整治,整個工程計劃在春節前完成,屆時市民可再次領略嶺南騎樓街的傳統風貌。

晚清年間,英國人在沿江西路設立粵海關,自此沿江路便成為珠三角人群登陸廣州城的必經之路,當地因而變得異常繁華。南方大廈、大三元酒家、海珠大戲院等老字號更是繁華的見證。不過,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由於城市重心東移,再加上交通設施滯後,昔日的繁華已不再。

以海珠橋為中心

為了重塑沿江路的文化韻味,激活這一帶的商業潛力,越秀區政府前日宣布對沿江路進行翻新變身。整個工程西起人民橋、東至海印橋,全長六公里。當中以廣州傳統中軸線海珠橋為分界,海珠橋以西定位為「古韻長堤」景觀帶,將以淺灰色為主色調翻新近代建築群;海珠橋以東定位為「魅力江灣」,將以灰黃色為主色調,整飾商住建築。

工程還計劃對沿江路上的古舊建築進行「復活」。其中,有全國最寬最大騎樓之稱的新華大酒店,將運用新古典手法翻新外牆;建於解放前的滾石俱樂部也將重做玻璃窗戶;而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由於外牆剝落多,將重修外牆。預計整個工程在明年六月底結束。

此外,海珠區同福路、南華路騎樓街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近日開工。該項目全長四點八公里,整治面積約六萬平方米。工程不會改變騎樓街建築原有特色結構,重點從建築色彩、外牆飾面材質等入手整治。目前,部分騎樓已被貼上傳統的青色瓷磚,外牆木窗亦已被青色塑鋼製成的「滿洲窗」替代。

據記載,同福路、南華路始建於一九二六年,至今仍保留「馬路、舖廊、行棧」這類近代嶺南最為普遍的騎樓型街道空間模式。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