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俄國反美難自拔 重啟關係非易事

美國於布殊總統在任期間,與俄羅斯的關係跌入冷戰結束以來新低點,雖然新總統奧巴馬高舉「改變」旗幟,但他上任後美俄之間的明爭暗鬥未見減少。美國國務卿希拉妮早前給俄方送上的「重啟」紅色按鈕,恐怕徒具象徵意義,奧巴馬訪俄之行未許樂觀。

雖然奧巴馬力倡「改變」,但問題是克里姆林宮基本政策並無改變,即傾向利用反美情緒於本土套取政治籌碼。是故,奧巴馬上場後美俄之間仍有不少衝突和摩擦。

早前俄國向吉爾吉斯提供二十億美元貸款,吉爾吉斯隨即宣布關閉美方在其境內租用的馬納斯空軍基地,變相切斷阿富汗戰場的補給線。最後,華府惟有大幅提高向吉爾吉斯繳付的租金,才得以令當局改變初衷。雖然奧巴馬訪俄前夕傳出俄國向美國開放空域,讓那些運送美軍和武器前往阿富汗的飛機過境,為美俄峰會營造良好氣氛。但說到底,若美國增兵阿富汗的反恐新戰略未能奏效,俄國邊境地區穩定難免受損,與其說克宮主動向華府示好,倒不如說當局與華府其實坐在同一條船,不得不守望相助而已。

奧巴馬對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一事仍未作最終決定,俄方亦未有將先進的S-300防空系統付運伊朗,反導爭議雖未有進一步惡化,但卻陷入拉鋸。事實上,華府如今面對的多個外交難題,包括阿富汗反恐戰、伊朗核危機和朝核問題,均有賴俄方協助和配合才有望取得突破。奧巴馬之所以未敢在反導爭議上與俄國硬碰硬,其實有更深層的顧慮。

俄冷戰思維仍根深柢固

在俄羅斯,與西方建立緊密關係被視為一種無能、屈辱和腐敗的表現,反觀擺出敵對姿態卻成為俄國重新崛起的象徵。俄羅斯著名政治學家茲洛賓認為,親美政策在俄羅斯無甚前途,他說:「你可藉反美主張建立事業,在政壇出人頭地、或在新聞界打響名堂,一旦宣揚與美國友好的思想,就立刻成為眾矢之的。」

奧巴馬出訪俄國前夕,點名批評俄國總理普京未能全面擺脫冷戰思維。雖說冷戰結束多時,但在俄國冷戰思維仍然根深柢固。西方社會先後給科索沃及格魯吉亞撐腰,就促使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發出「我們甚麼也不怕,哪管是新冷戰瀕臨開打」的豪言壯語。及後當金融海嘯衝擊俄國經濟,普京和一眾俄國領袖不約而同將矛頭指向美國。當豬流感(H1N1甲型流感)蔓延全球,俄國不由分說禁止美國豬肉入口。

被視為對克宮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化妝師馬爾科夫指,不能說俄國為了反美而反美,這只不過是俄國政客對不友善政策的一種回應,但他不得不承認,沒有俄國政客敢提出加強與美國合作,他說:「這就像有人在美國說『拉登萬歲』,或有人在以色列說『哈馬斯萬歲』,克宮不認為美國會改變。」

奧巴馬此行又能否令克宮對美國改觀,以實際成果證明自己真的能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