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去年底透露,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五十多個國家通報當局,表示有意引進核能發電。目前,全球大約有一百五十座核電廠處於興建或籌備興建階段,選址分布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中超過廿個從未擁有過核電廠。由於民用核技術與軍用核技術的界線頗為模糊,如何提升核安全監管,是核能普及化的重要一環。
計劃引進核能的國家需要從海外進口鈾,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以確保她們不會將核能設施投放於軍事用途,這些國家因此需要進行相關立法程序確保核電安全,並成立管理部門及訓練相關人才。日方計劃向這些國家提供核電安全管理和核不擴散等技術,為外來人員提供專門訓練或派遣專家到海外進行指導。
或曲線推銷策略
法國總統薩爾科齊曾表示,西方向回教世界出售民用核技術有助建立互信,避免回教世界與西方發生衝突。若說薩爾科齊拋出「文明衝突緩和論」,是為法國出口的民用核技術加上道德包裝,那麼堅守無核三原則的日本自動請纓擔任「核安全督導大使」,又會否是推銷日本核能技術的曲線宣傳策略呢?
有人認為,巴黎愛麗舍宮就好比法國核能技術的營業部。觀乎日本各大電力公司及儀器生產商均有派代表加入核能合作委員會,日方的舉動不無營商方面的考慮,日本經濟產業省稱委員會由「星級陣容」組成,頗有幾分賣花讚花香的味道。
近年,不少亞洲和中東國家均要求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各大電力公司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合作,○七年以來,經濟產業省與印尼、越南、阿聯酋、約旦和意大利等非核能國家簽署核子合作協議。但是,委員會的設立,非但令日本核能儀器製造商進軍海外的行動如虎添翼,還有利日本從海外進口鈾資源,很難說日本無私心。
部分人相信,日本之所以積極開發核能技術,或許是為了強化製造核武的技術基礎,甚至有人認為,日本一直以民用核能為名,大量收購、儲存和提煉核原料。日本高調協助其他國家和地區登上「核能列車」,又會否惹來更多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