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廣東官場地震 汪洋坐收漁利

廣東官場持續震盪,繼前省政協主席陳紹基、前任省紀委書記王華元之後,深圳市長許宗衡亦因嚴重違紀落台,被中央免職,廣東官員人人自危,但卻給汪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陳紹基與王華元均曾是廣東官場的要角,陳紹基掌握政法系統十幾年,王華元則先後掌握紀檢和政法系統,廣東各地很多官員出自他們的門下,已形成千絲萬縷的關係網,如今他們落網,會起到拔起蘿蔔帶出泥的效應。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廣東官員紛紛外逃,便是最好的證明。

至於許宗衡,他在深圳經營十幾年,尤其是他還擔任過多年的組織部長一職,黨羽遍布深圳黨政機關,如今許宗衡東窗事發,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這些昔日趾高氣揚的「許家軍」,恐怕也將惶惶不可終日。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廣東官場雖然出了不少貪官,但類似今次這樣高層次、影響深的大案,恐怕還是第一次,對廣東的政治形象造成沉重的打擊,但對省委書記汪洋來說,卻未必是壞事。

治粵大計遭遇阻力

汪洋調任廣東省委書記僅僅兩年多,而陳紹基、王華元以及許宗衡在廣東任職時間都比他長得多,這些人都不是汪洋提攜的,而且他們貪腐高峰期也不是在近兩年,因此汪洋說不上要負領導責任,中央的板子打不到他身上。

但這些貪官落網之後,騰出來的官位卻是汪洋重新布局廣東官場的大好時機。汪洋到廣東後,雖然志得意滿,想幹一番事業,先後發動解放思想大討論,以及提出騰籠換鳥的主張,但遭遇極大阻力,廣東本地官員對汪洋陽奉陰違、消極支持,使汪洋的治粵思路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

如今這場前所未有的腐敗案案發,而且還在深入發展,騰出的職位愈來愈多,使汪洋有足夠的空間重新安排人事,同時又可藉今次的貪腐案警告本土勢力,樹立自己的權威。可以說,今次腐敗案,對於汪洋來說是一次政治契機。中共十八大還有三年時間便要舉行,汪洋如果在這三年時間裏,大力刷新廣東吏治,引領廣東經濟更上一層樓,其仕途再上一個台階不是沒有機會的。

當然,汪洋在廣東今次反貪腐風暴中也不是沒有失分。最令人質疑的是,在黃光裕案發前十幾天,汪洋居然還大張聲勢地接見黃,並派出公安為其開道。這也折射出汪洋對廣東官場失察,以及政治敏感度不高,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可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所以汪洋必須以更加嚴厲的手段,清除貪官,以證自己清白。

中國官場歷來都是「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每次貪腐案發之後,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今次也一樣。只不過,現在反貪腐就像割韮菜,割完一茬又一茬,總是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