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暗戰尼泊爾 新德里先勝一局

中國西南鄰國尼泊爾政局動盪,普拉昌達政府垮台,新政府遲遲難產。這場變局的背後,其實是中印兩國在鬥法。

這場變局的起因,是普拉昌達要解除尼軍方最高指揮官、總參謀長卡特瓦爾的職務,但卻被尼泊爾總統拒絕,普拉昌達憤而辭職。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是,印度不滿普拉昌達的親華傾向,因此在幕後發功,採用挖牆腳、摻沙子等分化離間的方式,搞垮普拉昌達政府。

普拉昌達是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澤東主義)的主席,長期堅持游擊戰,曾打得政府軍丟盔棄甲,後來尼共放下武器,參與議會鬥爭,贏得最多席位,成為執政黨。普拉昌達對華友好,對印度則充滿警惕。

普拉昌達擔任總理之後,率先訪問的國家便是中國,這與過去尼泊爾領導人上台之後首訪印度的傳統形成鮮明對比。按照計劃,普拉昌達本月下旬將訪問中國,並同中國簽署新的友好條約,進一步提升雙邊關係。中尼關係漸入佳境,而尼印關係卻漸行漸遠,讓自以為是尼國宗主國的印度當局相當不滿。

因此,反普拉昌達的勢力在印度的支持下,迅速組合起來。印度曾向普拉昌達作出承諾,只要其放棄同中國簽訂友好條約,就會支持其撤銷親印的尼軍方最高指揮官、總參謀長卡特瓦爾的職務。

掉以輕心 有失道義

但普拉昌達顯然不願意與印度進行交易,堅持要解除卡特瓦爾職務。為此,印度駐尼泊爾大使蘇德曾六次向普拉昌達喊話,警告其解除卡特瓦爾職務將會「鑄成大錯」。同時,印度媒體還對中國進行圍攻,指摘中國操縱尼國政局。

普拉昌達的去職,對於中國而言,顯然是巨大損失。普拉昌達的親華立場,使中國在與印度的對峙中佔據優勢。中印在藏南地區存在領土爭議,尼泊爾倒向哪一邊,都會對結局產生重大的影響。

最關鍵的是,尼泊爾是藏獨組織進出西藏的主要通道,亦是募款的大本營,普拉昌達在任上之時,對藏獨組織毫不手軟,多次宣告,不許尼泊爾淪為反華的基地,尼泊爾警察毆打藏獨組織的暴力程度,甚至比中國警察下手都要狠。如果政局更迭後,尼泊爾換上親印人士執政,對藏獨組織明助暗縱,中國的西南邊陲將進入多事之秋。

普拉昌達的去職,顯然印度先勝中國一局,這也折射出中國在尼泊爾投入的資源與力量遠遠不足。尼泊爾雖小,但對中國的戰略意義卻極為重要,中國如此掉以輕心,不僅對不起朋友,亦有失國際道義,令人感嘆。

中國主張和諧世界,金錢開道,表面上朋友遍天下,但多是酒肉朋友,真正的鐵桿朋友又不珍惜,遇到有事之時,自然無人相助,形同孤家寡人。這是中國外交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