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台灣二千三百萬民眾遭身體超細的小黑蚊「打敗」!全台各地近年小黑蚊肆虐,當中以中南部及花蓮等地區最為嚴重,天氣回暖各地民眾遭狂叮,短短廿分鐘即有千三隻小黑蚊圍攻。有民眾手腳被叮致紅腫如「紅豆冰」;也有遊客被嚇怕,掉頭就走。
小黑蚊原以台灣中部山區最為嚴重,但近年來逐漸往南移動,如今已「攻陷」中南部及花蓮等地區。到底小黑蚊有多囂張?「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助理謝伯岳去年七月以「身」調查大坑地區小黑蚊的密度,結果發現「短短五分鐘就有二十多隻小黑蚊上身,二十分鐘裸露單腳小腿,近一千三百隻小黑蚊上身!」
嚇走遊客 旅點損失大
「災區」的民眾均為小黑蚊感到苦不堪言。南投縣十三個鄉鎮均遭小黑蚊肆虐,縣長李朝卿擔憂道,日月潭等著名景點,因小黑蚊太猖獗,把遊客嚇跑,對該縣造成損失。台南縣也有女教師,為免成為小黑蚊「食物」,一年四季都穿長褲、長袖,從不敢穿短裙。
台南縣新化國家動物園負責人王讚煌也稱,為免被蚊叮,園區工作人員都要穿長褲加厚襪。但小黑蚊威力無比,他試了數十種防蚊液均沒有作用,後來斥資添購幾十萬元新台幣的「防蚊裝置」,效果也不佳。
長0.14厘米「打敗人類」
王讚煌感慨「一隻小黑蚊才零點一四厘米長,卻快要把人類打敗了。」屬「後山」的花東地區也飽受小黑蚊肆虐,上個月台東市一名十三歲李姓男童被小黑蚊叮到嘴唇,隨即整個嘴唇腫得像香腸。南投縣縣長李朝卿率百餘名環保志願者到學校刮除校園青苔,再噴上漂白水,減少小黑蚊孳生的環境。中興大學、中台科技大學還合作成立「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深入調查小黑蚊生態與解決方法。
本港皮膚科醫生史泰祖稱,小黑蚊原稱蠓,體溫較高、體味較重及穿深色衣服人士都會較吸引蚊、蠓螫咬,市民可使用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防禦。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