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名女子捐血時,護士將針插進其右肘,花了廿分鐘仍未能抽到血液,隨後更患上「反射性交感神經萎縮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右肩至手指癱瘓。日本紅十字會向女子賠償七千一百八十萬日圓(約五百六十三萬港元)。本港專家指RSD一般由創傷引致,捐血導致該病機會很低。
據報道,該名四十來歲女事主,二○○三年在大阪參加日本紅十字會的捐血活動。一名護士將針插入女事主右肘內側抽血,但該護士因有其他工作,交由另一護士繼續。期間女事主感到劇痛,要求停止,該護士卻回應:「沒問題的。」
未能成功抽血
針筒鑽探了足足二十分鐘,還是找不着血管,女事主最終未能成功捐血。她事後更感到右手劇痛難當,翌日到醫院求診,醫生指她末梢神經受損,後診斷她患了(RSD),右肩至手指不能活動,很難復原。
女事主○六年向日本紅十字會提出訴訟,最初索償一億三千萬日圓(約一千萬港元),雙方上月底達成和解,紅十字會同意賠償七千一百八十萬日圓。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資料,在日本因捐血導致大小健康問題的個案每年一般有五萬至六萬宗,主要為眩暈和皮下出血等。○七年日本捐血人數約五百萬人次,捐血後求診個案共七百七十七宗,只有兩宗是捐血者患上RSD。
RSD多因創傷引致
香港大學腦內科學系教授張德輝指出,RSD一般由創傷引致,患者在傷口完全愈合,仍感到持續痛楚,才屬RSD。他認為,捐血時被針刺導致該病機會很低,除非血管刺傷程度嚴重。
張德輝解釋,RSD的患者在傷口愈合後,仍持續感到傷口附近位置劇痛和體溫較熱,「掂吓都會痛」,醫生需要使用嗎啡或較重的止痛藥治療,病人如因痛楚而感到情緒受困擾,更要處方藥物紓緩病人的情緒。但他表示,該病甚少引致患者肢體癱瘓,他估計病人可能因患處劇痛而減少活動,令肌肉或關節萎縮。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