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顯關懷 長者飽滿福

白米有價、通脹無情。為減輕清貧長者經濟負擔,東方日報慈善基金自九八年起舉辦「粒粒顯關懷」贈米計劃,多年來一直透過長者住屋及志願機構每月送出白米,計劃得以毫無間斷地推行,全賴社會各界踴躍捐輸,希望各方善長不吝支持,令關愛得以延續。

七十四歲的姚美映來自東莞,親身經歷內地最動盪的年代。映婆婆指當年為逃避饑荒而隻身偷渡來港,一生歷盡艱辛,年輕時靠務農維生,其後則轉當紗廠女工,皆以勞力換取生計。多年前更患上糖尿病,受病患影響常感頭暈而提前退休,須以綜援金維生。映婆婆笑言縱使經濟能力有限,但「知足者貧亦樂」,故平日不忘參與義務工作,與其他有需要人士共享快樂,「以前喺鄉下真係會餓死人,依家有善長送米,餐餐都食得飽,我已經覺得係享緊福!只要身體情況許可,我都會做義工探啲住得偏遠嘅老友記,自己識多個朋友,又可以令其他人感受到幸福。」

樹伯:每月慳唔少

至於七十五歲的關樹退休前一直以捕魚維生,半生以海為家,年輕時歷盡日曬雨淋之苦,退休未幾已耗盡微薄積蓄,須改為領取綜援金生活,故深明物力維艱的道理。樹伯指雖然眼下物質生活並不豐盛,但求「有飯落肚」已覺心滿意足,又指現時通脹升溫,即使粗茶淡飯亦不易張羅,「我每餐都要食大大碗飯,淨係米飯錢已經好犀利,依家啲魚就算細細條都要賣到成廿幾蚊,真係好多謝善長送啲咁好食嘅米畀我,個個月都可以慳番唔少!」

「贈米除咗紓緩經濟壓力之外,最緊要就係送上一份關懷,等班老友記知道社會上仲有好多人關心佢哋!」石蔭邨勇石樓長者住屋舍監張靜怡指,長者經濟能力有限,食物支出佔去大部分收入,贈米計劃有助減輕負擔,讓長者得以參與更多活動,「可能慳番幾十蚊,佢哋就可以有閒錢參加多一個興趣班,個人都開心啲!」

捐款編號:16333

記者︰呂耀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