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被喻為「社會醫生」,每日走在社會最前線為弱勢施援。然而,面對日益高昂的學費與生活費,準社工或會因囿於經濟而影響甚至錯失學習機會。東方日報慈善基金與太陽報愛心基金今年繼續合辦大學社工系助學金計劃,令有需要的準社工可拋卻經濟包袱、努力學習,為日後貢獻社會打好基礎。今年度的助學金計劃共向九十二名學生撥款逾一百三十萬元,無論受惠人數或撥款金額均打破歷年紀錄。
中文大學社工系二年級學生鄭嘉麗來自單親家庭,父親早逝,母親又因照顧子女而無法工作,一家需依靠綜援維生。貧寒的家境未有令嘉麗氣餒,高考後更獲港大經濟及金融學院取錄,惟一年後發現志向在於社會工作,掙扎後毅然放棄青雲路,矢志投身社工行列,「其實每年學費要成四萬蚊,從頭再讀三年真係好需要勇氣,但個心一直都係想幫有需要嘅人,從來都冇後悔過。」嘉麗以堅定的語氣道出心聲。
為充實知識與一展眼界,嘉麗去年獲大學社工系助學金資助,得以參加丹麥與荷蘭的交流計劃,「歐洲嘅個人主義比較重,唔似中國人咁覺得養兒可以防老,所以後生嗰時就要交重稅,到退休就唔使擔心醫療同生活問題。」了解不同社會文化下福利政策的差異後,嘉麗深感書本知識遠不及耳聞目睹般深刻,感謝基金的資助,讓她能眼界大開。談及如何運用今年的助學金時,原來嘉麗亦早有打算,「依家實習做緊醫務社工,見到好多人唔識處理喪親傷痛,所以打算學哀傷輔導同藝術治療,可以安撫佢哋,或者等佢哋透過畫畫、戲劇去表達自己。」
「MERCI(法語︰多謝)!以前連旅行都冇點去過,依家竟然有機會去到法國留學,真係好多謝咁多位善長!」同為中大社工系二年級學生的方寶英亦以助學金到外國觀摩,裝備自己。寶英幼時由外婆與祖母輪流看顧,對長者有着難以言喻的感情,早在中學時已立志服務老人,更一直希望考察外國安老服務,惟一家六口僅靠父親當地盤散工維生,無力支付海外交流費用,幸獲大學社工系助學金資助,方能一圓留學夢,「依家眼界闊咗,有信心做個更加好嘅社工!」
大學社工系助學金計劃自九○年成立以來,迄今已撥款逾一千二百萬元,近一千一百名學生受惠。計劃得以延續,有賴善長慷慨解囊,齊心扶助未來社會人才。
捐款編號:1901
記者︰詹海萍、呂耀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