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顯關懷 老友記窩心

中國人傳統以白米作為主要食糧,隨着米價不斷飆升,長者的負擔亦日漸加重。為減輕長者的經濟壓力,東方日報慈善基金十六年來無間斷地舉辦「粒粒顯關懷」贈米計劃,每月為約六千名基層長者送上香軟白飯,活動的延續有賴善長繼續鼎力支持,將點滴心意化成顆顆白米,讓一眾老友記吃得溫飽的同時,亦能感受社會人士的關心。

「每個月一到派米呢日,我哋班老友記就特別開心!」年屆八旬的獨居長者羅玉蓮捧着剛接過的白米後,一直笑不攏嘴,更笑指「用佢(贈米)煮出嚟啲飯好有人情味」。蓮婆婆細說往事時,不諱言曾是千金小姐,可惜經歷戰亂後全家變得一無所有,只能靠耕田維生,因而分外了解白米「粒粒皆辛苦」的辛酸。婆婆又對善長的心意致以衷心感激,「不但等我有飽飯食,月中仲可以慳番唔少用嚟買餸添!」

紓通脹重擔 謝善長捐贈

至於七十一歲的李木英則掛着蓮子蓉般的笑容說:「一包米都好大幫助o架,每日可以買多幾條菜,真係好多謝啲善長咁多年嘅支持!」木英年輕時在內地同樣以耕種維生,坦言過往生活艱苦,捱至今日「一把年紀」,對世事多看得淡然,「有米落肚」已很開心,生活過得簡簡單單,已覺得好幸福。

身形瘦削、皮膚黝黑的胡鐵漢今年七十四歲,退休前一直任職地盤工人,賺取的一分一毫可謂是真正的血汗錢,「自己冇學歷,以前為咗養屋企乜都要做,真係好辛苦。」牙齒已脫掉大半的鐵漢口齒已不太靈光,跟記者交談時,以緩慢語調細說現時物價高漲,衣食住行無一不加,惟米飯乃飽肚食物,不能不吃,慶幸每月均獲善長捐贈白米,幫補不少開支。

鄰舍輔導會馬鞍山鄰里康齡中心社工李詩敏表示,長者年輕時為香港作出不少貢獻,年紀老邁後失去工作能力,即使生活節儉亦無法對抗通脹,故很珍惜獲贈白米的機會,又指贈米活動可減輕長者不少負擔,衷心希望活動可一直延續下去。

捐款編號:16333

記者:伍思明、關慧康 

攝影:朱廣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