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頸椎病分清種類 針灸推拿非絕對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易致頸椎病。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易致頸椎病。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易致頸椎病。
低頭族湧現 趁輕症及早治療關鍵
隨着低頭族暴升,頸椎病人與日俱增,更有年輕化趨勢。有註冊中醫師指,由頸椎產生的症狀廣泛,例如頸椎骨關節炎、骨質增生、頸部椎間盤突出及頸神經根綜合症等,患者會有頭量、眼花、耳鳴、手麻等症狀,醫治關鍵是早期且持續的治療,例如透過中醫穴位針灸及推拿;若病情反覆,或使受壓位置難以回復。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中醫及中醫專科服務指,頸椎病是一種退行病變導致的疾病,現代人多數因頸部長期勞損,如低頭看手機,長時間姿勢不良使用電腦等而造成。常見的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及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其中頸型頸椎病是相對症狀較輕微的一種,患者多數會覺得頸部、肩膀、頭或是上臂有疼痛緊張的感覺。
神經根型多有痛麻
至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多數有麻木、疼痛等症狀;椎動脈型頸椎病則多以頭暈為主。脊髓型頸椎病因脊髓受壓導致脊髓損傷,患者走路常有腳踩棉花感覺。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則有頭量、眼花、耳鳴、手麻、心跳加快和胸痛等交感神經症狀。
該機構表示,一般建議症狀輕時及早治療;若病情反覆,或使受壓迫的位置難以回復。以針灸治療頸椎病為例,多用風池穴、大椎穴、肩井穴、夾脊穴及阿是穴(壓痛點)為主穴,配以天柱穴、曲池穴、外關穴和合谷穴等。以2寸毫針加上電針儀來治療,每次約25分鐘。
脊髓型忌復位手法
此外,推拿則是先以點法施於風池、大椎、肩井等常用六位,並在過程中尋找阿是穴,約2分鐘。在痛點及以上穴位施以按法及揉法約3分鐘,再用一指禪推法加強上述位置3分鐘,後以滾法大範圍鬆解肌肉約3分鐘,最後以壓法、震法、擊法作收尾,約3分鐘。
機構提醒,脊髓型頸椎病不可以大力推拿,或避免採用復位手法治療,以免加重病情,故患者宜慎選醫師,準確診斷。
使用電腦時要注意姿勢。使用電腦時要注意姿勢。
使用電腦時要注意姿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