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寬嚴之間

內地示威在海外的報道,正由國際媒體的宣傳和海外一些團體的聲援而升溫。內地政府也借此反思防控政策,清理不合理的地方政策,也引發對第三方商業性測檢不當的做法進行查察整頓,這對防疫政策更為精準、恢復經濟民生有大的作用。
不過疫情變化,現有的科學還未能確知,為保弱勢民眾的健康與安全,政策不應矯枉過正,必須作其他的準備,不能因內外一些政治形勢發展而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地方層層加碼,防疫措施是不對,但若競相放寬,同樣會帶來失誤。
中國可參考海外經驗與教訓,也應考慮受眾民眾的利益與情緒,卻不可能盲目附和。政策要有自信,依從科學精神,求實求真,可不能一窩蜂探猜政治風向來更變。防疫還是要以民為主,人民生命至上,更防可能的疫情變化,留有調整政策應對突變的餘地。
此外,有外力虎視眈眈在側,內地示威的發展應嚴肅監視,不能讓外力有機可乘,引發顏色革命式的動亂。
伊朗與俄羅斯都有近例,正好給內地作參考。俄羅斯嚴厲鎮壓,各地示威不能持久,也演變不成動亂。政策是寧枉毋縱,這與俄羅斯與北約處於戰爭階段的情況相適應。俄羅斯還是開放,美國、歐盟等在俄羅斯也深耕多年,移民西方的俄裔仍保持國內聯繫,因此沒法斷絕各種因由的反對和顛覆勢力的發展,但近一、二十年俄羅斯的法制已逐步加強對外力滲透的防範,社會的主流思想還是跟從普京的復興國家的發展方向,作亂不得民心。
相對地,伊朗的外力同樣深耕多年。1979年的宗教革命未能完全改變為神權政治,社會的多元化和傳統波斯文明與伊斯蘭宗教的分歧仍然抗拒宗教革命。在美國西方長期制裁排斥下,社會經濟發展受阻,難以經濟來融和內部歷史產生的長期分歧和差別,因而社會存在強大衝突因素,外力發動的示威暴動很易席捲全國,產生的政治動盪不能像俄羅斯那樣迅即鎮壓,而是長期持續,威脅政治與社會的穩定。伊朗實際上還處於戰爭階段,但敵人隱蔽,不如俄國因烏克蘭戰爭那樣明確。
中國對付當前的地方示威,可採取甚麼方法?俄羅斯的嚴打、伊朗的失控都不可取,也應吸收香港黑暴的教訓,或許可把防疫政策的調整與打擊外力滲透示威分開處理,一寬一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