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墮交友App騙案 高學歷多拒求助

網上騙案屢見,造成受害人金錢損失及私隱外洩。 網上騙案屢見,造成受害人金錢損失及私隱外洩。
網上騙案屢見,造成受害人金錢損失及私隱外洩。
網上騙案屢見不鮮,造成受害人金錢損失,甚至私隱外洩。有調查發現,兩成受訪者曾在受訪前兩星期內墮入網絡騙案陷阱,更有人洩漏私密相片,對其精神狀況造成影響;調查亦發現,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比較不願意尋求協助。專家指社會應為受害人提供更多支援服務。
關懷愛滋就「年輕人在交友應用程式遇上網絡騙案與其精神健康狀況之間的關係」作研究,於5月至6月期間,透過網上問卷調查,訪問了401名年齡介乎18至35歲的人士,收集他們使用交友應用程式的習慣及遇到網絡騙案的情況,並評估他們的精神健康。
較易現抑鬱焦慮難入眠
調查中有83名受訪者,即約兩成人士於最近兩星期曾遇上蒙受金錢損失或個人資料被騙取的情況,他們在抑鬱、焦慮及睡眠質素3方面的精神健康指標指數,都較沒有遇到騙案的受訪者差,顯示網絡騙案與精神健康有負面關係。調查亦發現,有意與他人建立長遠關係的受訪者,較易向對方披露個人資料。
關懷愛滋亦與當中10名受害人深入訪談,發現如果洩露的個人資料能容易識別出其身份,或有關資料難以從網絡上移除,以致難以預計及控制損失,這些因素均會損害受訪者精神健康。而教育程度較高的受害人,比較不願意尋求協助,由於社會一般認為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士較難遇騙,他們多不願意告知家人朋友求助。
倡助受害人刪外洩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楊雪說,除了需要提高網絡安全認知外,社會上亦需要提供為網絡騙案受害人而設的支援服務,協助受害人要求移除未經授權披露在網上的個人資料。
受害者會出現抑鬱、焦慮及睡眠質素變差的情況。受害者會出現抑鬱、焦慮及睡眠質素變差的情況。
受害者會出現抑鬱、焦慮及睡眠質素變差的情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