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五十征程過半 放眼國家戰略

25是一個甚麼概念?香港回歸祖國25年,《基本法》所寫的五十年不變,行程剛好過半;從社會學的角度,25年差不多就是一代人的跨度;對個人來說,一般的工作生涯也就50餘年,25年就是進入職業生涯的下半場。以前我不明白當年為甚麼鄧小平提出五十年不變之約,但經歷過20多年的發展,他老人家的理想藍圖也就漸漸實踐了,我也明白50年意義所在,它不是一個限期,更是一個目標。
香港迷失廿五年
某些香港人有一種想法,以為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只是當年為了留住資本和人才,是權宜之計,是時間換取空間的策略;當年更有人認為,50年後的中國,遲早也會蛻變成資本主義社會。這種資本主義優越論,令不少港人始終看不透世界大勢、看不通國家發展的大格局,這種思維令香港迷失了25年,今日的我們必須奮起直追。
筆者認為,中央深謀遠慮,一直將香港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藍圖之中,是配合國家和香港利益和發展需要的時間表。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到「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80年代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是90年代末生活達到基本小康水平,第三步就是在21世紀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發展水平。在第一和第二步中,實現了香港順利回歸,洗脫百年國恥。而回歸後的香港,就是實現第三步的一個環節,五十年不變,即2047年的21世紀中葉,實現建成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套在新時代的論述,就是在建國百年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國家的發展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2000年到2021年,中國經濟規模增長10倍,達17.7萬億美元,國家已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在經濟、科技、軍事和外交上,中美之間的競爭可謂亦步亦趨,逐漸打破冷戰後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秩序、盎格魯撒克遜人自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領導地位。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無所不用其極地對我們國家實施打壓,動員潛伏多年的內外反華勢力,引發2019年的修例風波,對香港造成回歸後最大的社會動盪。
習近平主席形容,香港歷經風雨後已經浴火重生。過去香港一直是發揮重要橋樑和窗口作用,但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時代下,我們不能再吃老本,也要破除短視的利益固化藩籬,才能增強發展動能,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令香港出現有力的新增長點,特別是創新科技、文化藝術等新興產業。政府亦要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協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的實際困難,讓年輕人見到出路和希望,激發出創造力和正能量,社會就能穩定和諧,一國兩制就有生命力。
習主席強調「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筆者寄語年輕人,將個人的發展結合香港的需要和國家的戰略,善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路一定愈走愈寬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