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展望產業升級 同步就業轉型

隨着社會各界對產業單一化、空心化的認識日益加深,香港「再工業化」儼然成為一門顯學。再工業化固然是大勢所趨,但如何透過產業升級帶來就業轉型以為本地勞工帶來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而不是反過來令他們失業,則需要深入研究。
筆者認為,香港再工業化的核心由四大層面構成,包括企業層面、勞工層面、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在企業層面,再工業化旨在令本地企業獲益於新製造技術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以增加利潤,最終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在勞工層面,再工業化意圖依賴新產業以及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張,增加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並增加勞動報酬,以對沖新製造技術對傳統技術工人數目需求的下降而導致就業機會的減少。在經濟層面,「梭羅增長模型」(Solow growth model)揭示了技術進步才是長遠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因此,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產業升級。在社會層面,再工業化令香港獲得新的「比較優勢」,從而走出產業單一化、空心化的困境,增加香港的經濟韌性,從而達致社會繼續繁榮穩定。
雖然政府提出將創新及科技局改組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正式將再工業化列入議程,但產業升級也不應離開就業轉型。香港在國際市場上正面臨愈來愈大的競爭壓力,作為壓縮成本的重要部分,精簡生產環節的人手或許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當中包括依賴日益先進的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生產技術以精簡人手、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產品瑕疵率。因此,創科局局長在去年的一次公開講話中,也以精簡人手力證香港成功實踐再工業化,並絕不會走傳統工業密集式聘用傳統技術工人的老路,就連香港僅餘的傳統技術工人,也將隨着舊式工廠大廈的消失而走入歷史。
培養本地新技術工人
然而,政府強調企業發展、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及創造新職位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勞工層面的發展,推動本地傳統技術工人技能轉型,大力投入新型工業的職業教育,重視本地新技術工人的培養,並應把職業教育置於與普通大學教育同等的位置,提升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新型工業。
回望19世紀反抗機器代替人手生產的「盧德運動」曾轟轟烈烈,但最終被歷史大潮流所淹沒。當時人們對蒸汽機帶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可能導致技術工人大規模失業的擔憂並沒有成真,相反,隨着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愈來愈廉價的商品讓更多人消費得起,需求的增長反而使依靠機器生產而得到更多就業機會的新型技術工人發展壯大。之後的幾場工業革命也上演了同樣的劇情,可見產業升級並不必然意味着工人就業的減少,但我們仍要在過程中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就業轉型,並鼓勵企業將生產效率提升帶來的額外利潤回饋員工,我們只有如此才能推動香港經濟長遠發展與社會進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