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AI取代人類 10職業最危

AI技術不斷演變,未來或掀起人類生活翻天覆地的轉變。 AI技術不斷演變,未來或掀起人類生活翻天覆地的轉變。
AI技術不斷演變,未來或掀起人類生活翻天覆地的轉變。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曾經說過,「全面人工智能(AI)的發展可能意味人類的終結」。日前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企業研發的人形機械人「Optimus」原型機登場,反映出時代正不斷進步,但同時亦帶出人們憂慮被逐漸取代及所衍生的道德問題。綜合市場研究,現列出10大於未來最有可能被AI取代的職業。
1 電話推銷 vs 大數據引擎
相信大家每日都收到來自不同公司的銷售電話,如銀行、信貸及保險公司等詢問借貸與否、會否考慮加保,雖然坊間已有阻截類似電話的應用程式(App),但以上來電始終令人生厭。
行內人士也不諱言,由於電話推銷員普遍不需要高學歷及很高的社交能力,加上多依照預設文稿去詢問,銷售成功率不太高。相反,目前透過大數據方式如搜尋引擎、網頁瀏覽及購物清單等運算出來的銷售渠道,更切合個人需要,因為行銷目的明確,容易一擊即中,比亂打電話行銷更有效率,因此,預示未來的行銷方式也不會以電話為主,電話銷售員會被輕易取代。
2 櫃位接待 vs 電子化服務
面對長期人手不足,各行各業積極設法減低員工數目,轉投電子化懷抱,其中自助報到、接待系統的自動化服務逐漸普及,令傳統接待員的角色正不斷被淡化,上述變動在高科技公司尤其明顯,或許與接待員普遍工作較單一,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有關。
3 收銀員 vs 自助結帳
因應電商的發達,自助結帳既方便又快捷,不少企業都藉此大大縮減非必要員工的成本,部分營業場所已積極推行自助結帳,當中以荷蘭為例,不管是超市、藥妝店及運動用品店等,都有無人服務的自助結帳櫃台,且愈來愈受歡迎,特別是年輕一代。
市場調查公司GfK發現,於2021年底,荷蘭消費者在超市結帳時,仍有55%選擇到有收銀員的櫃台結帳;到今年1至4月,已發展至有超過一半顧客選擇自助結帳。GfK分析師Norman Buysse表示,目前收銀員仍不可能完全消失,不過,自從2020年以來,消費者在購物時使用「自助掃描(Self Scan)」的比例增長相當強勁。
隨着相關功能日趨成熟,專家估計,未來零售業收銀員的需求會愈來愈低。
4 校對 vs 電腦軟件
目前主流校對趨勢,相關校正軟件漸漸成為大眾應可的標準工具,文字工作者亦愈來愈頻繁使用,可協助更改錯字、檢查文法及語意等,雖然仍有不少功能有待改進,但隨着上傳檔案增多、分析的文字愈多元化,校對軟件不斷經大數據資訊進化,因應準確度大增,未來需要的專業校對人員就相對更少。
5 保險經紀 vs 虛擬保險
電腦的分類、分析及歸納數據的能力一定比人類強勁而快捷,保險相關從業人員的重要性將日漸降低,主因不少保險數據都可以被量化統計。
再舉多個例子,香港已有虛擬保險公司推出「無經紀,無人Sell」的銷售手法,堅持只推出純保障、無儲蓄成分的保險產品,僅透過客戶服務部與客人接觸,變相精簡人手,可見保險經紀的地位假以時日將被取代。
6 市場研究 vs 特定運算
過去市場研究分析在內容及產品開發上,有着重要作用,隨着大數據發展,它可以更有效地編譯訊息,並透過特定計算及條件設定,令所需分析一目了然。
同樣,比起以往廣告經印刷媒體、電視媒體的漁翁撒網方式,轉向於網絡及社交媒體上集中發放。事實上,愈來愈多企業選擇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刊登廣告,此舉除了大大減少成本外,也能傳播到特定對象,廣告成效獲提升,令市場已大幅減低透過傳統的平台發布廣告,意味廣告銷售人員在未來需求將遞減。
值得注意是,廣告公司GroupM發表《下一個十年:人工智能(The Next 1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報告,對AI在廣告業未來10年發展前景進行預測,估計2022年全球AI廣告將超過3,700億美元,2032年將覆蓋絕大多數媒體,規模達到1.3萬億美元,佔總體廣告總收入90%以上。
7 會計師 vs 核數軟件
隨着各類型的會計軟件成功研發及不斷更新,系統出錯機會不僅較低,而且購買軟件的費用總比聘請一位專業的會計師便宜,若未來軟件逐漸普及,協助各企業核數的會計公司亦可能逐漸減少。有專家更估計,到了2024年,從事會計的人員將會下降8%。
8 速遞員 vs 無人機
疫情發展至今,人們的生活模式大大改變,由於禁足或想盡量減低病毒傳播,市民叫外賣,或經網上訂購日常用品的意欲大增,市場對速遞及外送等運輸物流人員的需求可謂達到前所未見的熾熱。
不過,有專家認為,隨着未來無人機及機械人逐漸普及,終有一天速遞人員會被取代,但為時尚早,預計到2024年,市場對物流業速遞人員的需求仍會增5%。
9 IT專員 vs 自動程式
跟運輸行業情況相似,疫情下,市場對資訊科技(IT)專員的需求大大提高,專家也預期,到2024年,企業對IT專員的需求會再升12%。不過,隨着科技不斷進步,預示未來網絡將隨之改善,許多公司將依靠AI及自動化方式去解決員工及客戶所面對的問題。
10 危險工作 vs 機械人
人類安全意識正不斷提高,部分涉及高度危險的工作已着力研究交由AI代勞,此舉除了有效減低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生不可預計的意外,減低傷亡外,更有助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億萬富豪馬斯克早於今年6月預告,與開發團隊正按計劃推出人形機械人「Optimus」,日前這個原型機於人工智能日(AI Day)上亮相。據說,機械人「Optimus」身高1.72米,重73公斤,機械人可用於大量重複工作,或於危險工作環境使用,亦可透過螢幕顯示「表情」或訊息,而等同人類的四肢則透過40組電機設備驅動,能反饋互動感應,且可以雙腳平穩行走。
科技日新月異,不少工種也岌岌可危。科技日新月異,不少工種也岌岌可危。
科技日新月異,不少工種也岌岌可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