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IMF料港經濟今年僅增3% 倡改革稅制

本港人口老化及收入不均等問題日趨嚴重。 本港人口老化及收入不均等問題日趨嚴重。
本港人口老化及收入不均等問題日趨嚴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本港經濟前景偏向下行,預計今年實際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僅3%,比2021年預估的6.4%下跌3.4個百分點,而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更會令中期增長跌穿3%。就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可改善中長期前景,該機構仍建議港府從股息稅等稅制改革入手,以應對人口老化等帶來的財政壓力。
IMF之所以與大華銀行(UOB)一樣預測本港今年經濟增長大幅放緩,理據之一是港府逐步縮減經濟刺激。就算本港經濟增長動力去年中起已呈現從公共需求轉移至私人消費的苗頭,現時私人消費的復甦尤其滯後,或與「清零」抗疫策略有關,新變種病毒恐拖慢人員往來之恢復更是雪上加霜。
不僅如此,本港還要面對環球經濟復甦速度較預期慢,和供應鏈持續受阻的風險,並警告「去全球化及經濟脫鈎亦可能減少物流及妨礙復甦」。更甚者,環球風險溢價急升、主要先進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無序收緊、樓市大幅調整、中美關係更緊張、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受到動搖,均可能影響資金流。
空運用家看淡營商前景
剛巧2022年第一季的「DHL香港空運貿易領先指數」也於昨日出爐,整體空運指數按季回落3.5點,至45.5點,繼續處於50點以下,反映受訪使用空運的公司對前景展望仍較負面。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本季所有分類指數均輕微下跌,可見疫情再次影響全球、高昂的燃料成本,以及運輪網絡受累供應鏈持續「失序」,令空運用家對今年營商環境更為謹慎;又稱本港應盡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鞏固作為區域物流中心的地位,為香港「再工業化」塑造有利條件。
籲政府增住宅土地供應
關於房屋問題,IMF促請港府盡快增加住宅土地供應,同時加快和簡化覓地與建屋過程。以目前樓價高企和按揭貸款上升,現行住宅市場的審慎監管政策應維持不變,可是當來自非永久居民資金流入的系統性風險減退,就應分階段取消新住宅印花稅。
儘管本港充裕的財政及外匯儲備和審慎的財政制度等,維護了聯繫匯率制度的公信力,IMF表示,港府的財政也要處理人口老化、收入不均及公營房屋不足等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中期而言有必要推行「全面稅制改革」,可以推出增值稅、增加應課稅品稅額、提高最高收入組別的個人入息稅率等,亦可考慮推出資本增值稅及股息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