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財務自由不是夢
香港職業市場競爭激烈,打工仔都在力爭上游,無非希望有日能夠躋身中產階級,擁有一份專業工作、過着小資生活、住洋樓養番狗、有車代步、閒時去旅遊,但究竟人工有多少才算是中產呢?即使成為中產,是否就代表實現財務自由?賺錢的確不易,但守財可謂更難,若未能妥善理財,分分鐘淪為「月光族」。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去年第4季個人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萬元,其中以35至44歲年齡組別入息中位數最高,達2.32萬元。經合組織(OECD)將中產階層定義為收入水平佔全國中位數的75至200%之間者,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該國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至150%定義中產。但以香港生活水平計算,物價和樓價長期居高不下,相信至少要達到35至44歲年齡組別入息中位數的1.5至2倍,即3.48萬至4.64萬元才屬中產,以負擔高昂的物價和供樓開支。不過,即使成功躋身中產行列,也要懂得如何令自己的財富增值,以盡早實現財務自由,過理想生活!
長遠置業 收租博升
目前一層市值400萬元的單位,假如借九成按揭,每月需供款2.1萬元,月入至少35,549元才能通過壓測,故若薪酬剛好達全港月入中位數,恐怕連買樓的門檻都未能通過。因此,不少月入逾3萬元的人士都會選擇租新樓,且中產普遍對生活質素有一定要求,租樓是較為輕鬆自在的方法,他們普遍認為可待樓價下跌才入市。惟轉眼數年過去,租金及樓價仍年年上升,置業夢愈推愈遲,甚至退休後還要繼續幫業主供樓,永遠承受加租壓力。
換個角度想,過去十幾年間,樓價一直只升不跌,即使經濟在疫情期間有轉差的迹象,但樓價仍堅如磐石,如果及早儲夠首期上車,趕及升市順風車,期間可以樓換樓,甚至分拆單位用作收租,既可以保值,又可以供樓當儲錢累積財富,達致財務自由。
短線買股 滾大財富
不過,透過置業產生被動收入,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因為買樓涉及的開支還包括印花稅、律師費、裝修費及代理佣金等至少幾十萬元,中短期還是要透過其他投資工具增值財富。譬如投資股票,相比樓市可保留更多的流動性,市場上更不乏指數股票型基金,既能減低個股波動的風險,不用時刻留意大市,亦能長遠累積財富,惟首要是選對前景較佳的市場或板塊。
對於臨近退休的中產人士而言,可考慮買入債券基金,因為投資債券基金的風險相當低,而且沒有年期限制,可隨時買入及沽出,資金調動較為方便,部分基金的派息率達每年7至8厘。以7厘回報的債券基金為例,投資本金50萬元,每年可收息3.5萬元,平均每月可獲約3,000元被動收入。
謹記先儲蓄後消費
大部分有錢人都不會揮霍無度,甚至獨有一套慳錢之道,但由於中產是夾心階層,往往認為自己既沒可能成為富豪,亦毋須憂柴憂米,賺得雖不少,但很容易因為花費太高而擺脫不了「月光族」的宿命。
雖然生活中有很多必要的支出,例如通勤、飲食及社交應酬等,但最好是先從收入扣掉儲蓄和投資資金,省下的才是生活開支。而且必須為儲蓄訂下一個目標,但目標不能隨便訂,不可以太容易達成,也不可以異想天開,也就是說你要去評估這個目標的可行性。否則,你只會永遠覺得目標太遙遠、永遠不能實現,坊間最常見的做法是先存100萬元,雖然現在擁有100萬元已經不能算是富翁,但依舊是一個里程碑,達成後再向第二個100萬元,甚至更多的100萬元進發。
自我增值 加強實力
無論你在任何時候賺取收入,都應該第一時間將錢投資在自己身上。除了買股票和置業等任務外,所有能讓自己進步的事物都值得投資,例如可修讀有助升職的進修課程,並考取相關的專業資格。另外,有些支出是不能省略的,例如當買到新屋時翻新廁所、廚房和更換牆紙等,除了令自己住得更舒適之外,還可以在轉售和出租物業時獲得更好的回報,因將房子變得更豪華和整潔,樓價至少可增加幾十萬元。須知道累積財富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故不妨將金錢用於提升自己的條件,以增加競爭力。
選購保險 保障家人
當收入較高的家庭成員不幸遇到意外或身故時,會令整個家庭頓失支柱;又或說患上危疾,醫藥費隨時超過百萬元,這時候人壽保險所提供的賠償將成為小資家庭最大的財務後盾,同時也至少確保家庭成員可以保持之前的生活水平。
購買保險時,中產人士應選擇可以承受的最高免賠額。眾所周知,保險業的規則是當客戶提出索償時,保費會在隨後有所上漲,基於這個原因,具備財力的人應盡可能承擔最小量金額的損失。
買二手車 棄追新款
很多中產人士儲下一筆錢後,便急不及待買新車代步,但買車有不少陷阱,如新車落地,車價已打八折,還未計保養維修費、車位租金及油錢等,一個月養車開支可上萬元。不過,對於家中有老有少、養狗人士而言,有私家車的確是相當方便,因此可以從不同方面削減開支,如對於追求車款的車迷來說,較省錢方式就是購買較新型號的二手車,由於汽車的價值會在第一年降低30%,故意味只要等多一會兒,便能以七折的價錢買到原本想要的「新車」,正是「遲買有折扣」的省錢道理。
雲服務保修可慳則慳
中產人士過着小資生活,通常對生活質素的要求甚高,例如買入最新的高科技產品時,要將雲端的儲存空間加到最大;另為免產品損壞,他們又會加錢延長保養期等。
與其貪方便選擇最貴的雲端服務計劃,不如想想其他辦法,例如市面上有一些USB隨身碟可以直接插進電話或電腦,然後轉移資料至USB。
另外,試想想,若每年家中新添置20件電子產品,每樣都需要延長保養期,加起上來統統都是錢。據坊間電器達人所指,除非產品規定由製造商保修,否則其實大部分電子產品很少有容易磨損的零件。即使有任何問題,都會在使用的頭幾個月內出現,所以並不需要特意延長保修。
早訂機票 盡享優惠
疫情前,港人都喜歡趁假期坐飛機去旅行「鬆一鬆」。雖然大部分機票會在起飛前約一年的時間開始出售,但廉價機票通常很快會在推出後被一掃而空,所以要提早規劃購買機票。由於航空公司希望能更了解每條航線的航班需求,從而靈活調動航班等,故公司非常歡迎客戶成為會員及提早訂購機票,並經常在網上提供「早鳥優惠」吸引旅客搶購機票。相反,隨着航班離起飛時間愈近,因為供應緊張,價格就會愈高。當然,這要待疫情後航空業復常,才有機會實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