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香江繁華情不再 融入內地始翻身

過去,內地尚未全面開放,香港一直充當成外資進華的橋樑,也是引入外匯的窗口,食盡兩家茶禮,得享數十載繁華。可隨着內地加快改革開放,兩地差異不斷收窄,且如今適逢身處百年未遇之大變局,更多外資可選擇直接投資內地市場。可憐不論現任或前任的港官毫不警醒,仍自詡為內地連接全球的「超級連繫人」,各路資金求去,豈非無因?若再不加快配合國家戰略和地區發展轉型鞏固競爭力,香港難逃邊緣化命運!
面對大變局,作為香港百年老店的滙豐控股,最新更換了亞太區舵手,原本的一人職位改由兩人分管,當中一名為華人,反映其看重亞太區,尤其押注內地。誠然,在中美金融戰下,類似滙豐這類大型外資金融機構處於政治風眼,惟與不少美國大型金融機構一樣,滙豐一直堅持重點發展內地業務,現時的行徑可謂已歸邊了。究其原因,是今時今日內地市場的規模與機會,已成為任何國際機構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即使美國政府製造諸多障礙,亦不能改變客觀現實。觀乎疫情發展,即使是最樂觀估計,全球也需時數年才能回到不用戴口罩的正常生活,中美在此期間只會更坐大,經濟發展朝「區域化」演進。
換言之,過去香港被視為外資進入內地的重要窗口角色成為歷史,一來如今外資有更多合法渠道直接進華,如可經互聯互通投資A股、在內地成立全資控股金融據點等;二來他們繼續留港與否,考慮的不會是單純的「情意結」,而是實際成本、風險與回報。中美爭霸,香港既處夾縫,亂港分子又乘機攪局,製造黑暴與恐慌,社會嚴重分化,上周又再動用龐大警力,穩定營商環境不再,人才與資金焉能留!
再考慮香港的營運成本,尤其租金長年居高不下,生活環境、創新科技應用等各方面皆落後於其他區內競爭對手,促使愈來愈多外資選擇將地區總部遷到其他亞太中心,甚或索性直接在內地大城市設立據點。故無論站在客觀的政治現實,抑或先天的地理位置,香港須謀與內地經濟進一步融合,盡快追回失地,否則不但亞太前列地位不保,在沿岸地區亦遲早給深圳比下去。
不少人認為上述是危言聳聽,以為香港仍具金融獨特優勢,君不見中美大打金融戰,香港食正中企上市浪潮?其實,對不少大型新興中企而言,美國依然是全球創投資金集中地,在美招股才能享受較高估值,例如內地最大的召車企業,傳已放棄在港上市。顯見,中企基於商業考慮,也不一定選點香港。香港還以為「躺平」也不愁貴客進門,並擬上調股票印花稅變相趕客,不知道凡事皆沒「必然」。
黃台之瓜,何堪再摘。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營商環境不進反退,再經歷黑暴摧殘和世紀疫情,經濟衰退恐創史上最長,工人開工不足甚至失業、企業艱苦經營,民間疾苦誰來憐?設法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居民安居樂業,才是這座城市生存之本。不思進取,錯估形勢,非但外資撤港不回頭,中資也不是必然會來港投資。各方資金人才「鳥獸散」,香港日子只會更難過,日後要追回失地,時機一失只落得力不從心,最終數十載繁華盡毀,莫非就是香港的歸宿?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