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伶牙俐齒:為何骨折要「鑲鋼片」

大家應該聽過受傷骨折,或要做手術「鑲鋼片」。骨頭貴為身體最堅硬部分,遇到過大力度仍會折斷,影響其功能,亦可傷及附近軟組織如韌帶和神經線。若要處理骨折,很多時需要先把骨折復位(reduction),再進行固定(fixation)。骨折在足夠的固定下,做骨細胞做出的新骨便能鈣化,從而重新連接和回復本來的硬度。骨頭基本的愈合需時大約六星期,及後幾個月再愈趨成熟。
內固定方法 愈合更快
要固定骨折,大致可分為外固定或內固定。打石膏固然是外固定最慣常用的方法。筆者中學就讀男校,每有同學打波踢波斷骨需要打石膏,一眾男生便會帶少許幸災樂禍,美其名為同學的石膏手腳留一個紀念,在上面簽名以及畫各樣不同的graffiti裝飾。幾星期後拆掉石膏,變成家中的一件珍貴藝術品,亦為學生時代留下美好的回憶。偶爾有不需要或不適合開刀的情況,需要用不銹鋼支(亦稱「K wire」)穿透皮膚進行內固定。
原來開刀把骨折復位再「鑲鋼片」的內固定方法算是比較嶄新的治療,只有大約70多年歷史。一班瑞士骨科醫生發現用金屬做內固定能令骨折愈合更好,亦使患處更早恢復功能。筆者從事口腔頜面外科,這專科訓練其中重要的一環是面骨骨折的修復。面骨和身體其他骨頭愈合的原理一樣,可以用金屬片和螺絲固定骨折。常見的面骨骨折如下顎骨折和顴骨骨折,用金屬片固定能很快為患者恢復咀嚼功能和外觀。
最後需要為「鑲鋼片」作正解。其實骨折用的金屬片和螺絲一般都是用鈦金屬,而非「鋼」。鈦金屬比絕大多的金屬較為骨骼接受,更少出現排斥。亦有其他可自我吸收的物料作骨固定的用途,通常用於兒科骨折。現今亦有很多科研以提升新骨折固定物料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兼容性。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副教授梁耀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