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大驗證 恐龍以肩部肌肉助飛行

屬於白堊紀早期的孔子鳥屬圖像。 (中大提供) 屬於白堊紀早期的孔子鳥屬圖像。 (中大提供)
屬於白堊紀早期的孔子鳥屬圖像。 (中大提供)
【本報訊】古生物學家從生物骨頭化石中推斷,飛行恐龍的早期飛行狀態是利用肩部及胸部肌肉,分別為上拍飛行及下拍飛行提供動力。由香港中文大學及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尖端的雷射成像技術,終於發現了支撐古代飛行恐龍撲翼的軟組織,進一步驗證了科學界對恐龍早期飛行狀態的假設。
雷射技術重構孔子鳥組織
校方補充,研究團隊利用「雷射螢光成像技術」(簡稱LSF)應用在1,000多件存活於侏羅紀晚期及白堊紀早期、從中國東北出土的「近鳥類」飛行恐龍化石樣本,集中檢視依附着肩部與胸部位置的組織,並將數據進行定量骨骼重建。
此外,校方指,化石樣本中還包括了一種活躍於一億二千五百萬年前的早期有喙鳥類、以中國著名哲學家孔子命名的「孔子鳥屬」。組織重構顯示該鳥類的胸部肌肉比較弱,而肩部肌肉則比較強壯。臨沂大學教授、論文的聯合通訊作者王孝理教授指出,研究團隊對孔子鳥的研究為上拍飛行提供了最早期的的證據。
另外,美國科學進步基金會主任、論文的合著者Thomas G. Kaye提出,從LSF資料分析可見,早期鳥類如具標誌性的近鳥龍屬,牠們的胸部位置結構較弱是牠們缺乏胸骨的原因;牠們並沒有充分利用胸部的肌肉,因此牠們在不需要胸骨的情況下便漸漸失去了胸骨。而大部分在研究中使用的化石樣本都在山東省的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中展出。有關研究結果已經於國際科學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