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職場婦難趁嫩生 派錢非谷B靈丹

政府無意改善輔助生育政策。 政府無意改善輔助生育政策。
政府無意改善輔助生育政策。
多名議員倡延長雪卵期限
香港人口呈現少子化的趨勢,當中既有家庭因素,也牽涉到社會環境。立法會昨通過「支援輔助生育政策」的議員議案,促請政府強化輔助生育服務,包括延長雪卵期限等;亦有議員認為,鼓勵生育需經濟上有所支援,指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不是「靈丹妙藥」。儘管議案和修正案均獲得通過,然而當局回應指生育成功率是隨着年齡上升而不斷下降,對於延長雪卵期限,「唔淨係種子嘅問題,亦係土壤嘅問題」的言論惹來議員批評,遭議員怒斥有關說法對所有女性是莫大打擊。
提出議案的議員林琳,指港人學歷普遍較高,婦女在職場打拚,遲婚和高齡產婦的現象非常普遍,連帶健康懷孕的機會亦降低。不少婦女需透過輔助生育,可是婦女雪卵最多得10年,且必須先結婚才可使用輔助生育技術,假設婦女在25歲抽卵儲存,則要在35歲前找到配偶。建議為婦女提供多一些空間,雪卵期延長至30年。
林琳續指,公營醫院雖有輔助生育服務,然而由第一次見醫生評估,到接受治療隨時要花兩三年時間,再者醫管局限制每對夫婦只可做3次治療,本身不可有子女,而且還有年齡上限,她建議增加公營醫院的服務名額之餘,可否將本港的輔助醫療生殖技術視為一項產業來發展,為來港接受服務的海外人士收取費用並注入資金池,以支援本地有需要人士到私營醫院就醫,而資金池亦可一定程度提供資助予本地的輔助生育的科研機構,促進相關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星洲累進式津貼 生育率反跌
議員葉劉淑儀所屬政黨曾建議政府資助市民雪卵,她指出,現行兩條規管生育的條例條文過時,例如不能用產業協助父母用輔助生殖科技以生育嬰兒,反觀世界有眾多地方已容許有輔助生育的產業活動,她又認為當局應該要想一下甚麼人最想生育、最想照顧嬰兒,「我同林琳議員就係咁樣嘅人」,認為當局呼籲「有仔趁嫩生」對職業婦女是十分諷刺的,舉例指自己也是39歲才生小孩,選擇生殖科技。議員陳家珮同樣認為10年的雪卵期限應有所放寬,建議劃一把限期延至55歲。
另外,議員江玉歡指育齡群體之所以生育意願低,皆因他們認為生育成本高。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兩萬元生育獎勵金,但輔助生育的服務有限,認為政府向新生嬰兒家庭派發現金的成效並非「靈丹妙藥」。她舉例指新加坡推出累進式資助計劃,誕下兩胎的家庭可以獲取62,000元,但數據顯示生育率不升反跌,她建議可參考日本東京都去年推出凍卵津貼計劃。
當局土壤論惹批評 打擊女性
然而,當局回應仍然指,希望有意生育的夫婦應把握最佳育齡期盡早生育,而冷凍卵子不能逆轉女性生理上生育的年齡限制,即使婦女透過輔助生育技術成功受孕,持續妊娠的成功率亦會隨着年齡上升而不斷下降,指「唔淨係種子嘅問題,亦係土壤嘅問題」。當局表示生兒育女是上天給予人類的本能,不能將生育「醫療化」,生殖醫學不應該替代上天給予人類的本能。又指「有仔趁嫩生」的講法,當局更以個人經歷,說「自己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年輕人必須做好人生規劃。
林琳聽完後一度情緒激動,表示很多人對於不育羞於啟齒,對於當局表示「因為土壤不好」而不能生子的說法,相信對所有女性都是很大打擊,質問明明可以醫治,但當局卻說「因為你身體土壤不好,麻煩你自然生育、早些生育。18歲生小孩如何讀書?又指並非每個人都像局長一樣,有金童玉女,廿幾歲讀書結婚生仔一鑊過」,希望政府對症下藥。
議員倡延長雪卵期限。議員倡延長雪卵期限。
議員倡延長雪卵期限。
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被指不是「靈丹妙藥」。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被指不是「靈丹妙藥」。
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被指不是「靈丹妙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