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大學學費擬分3年遞增 最多加過萬蚊

當局初步計劃連續3年增加大學學費,每年加幅介乎5%至9%。 當局初步計劃連續3年增加大學學費,每年加幅介乎5%至9%。
當局初步計劃連續3年增加大學學費,每年加幅介乎5%至9%。
勢必提高學貸 畢業恐一身債
本港大學學費自1996/97學年起至今27年來沒有調整過,政府和教資會年初開展2025至2028年度3年期規劃工作,當中包括檢討大學學費。消息指,政府擬於2025/26學年起,逐步上調本港資助大學的學費,初步計劃分3年逐步遞增,每年加幅介乎5%至9%,讓家長及大學生分段適應。按加價幅度最少5%計算,至2027/28學年,本港大學每年學費最少會增至48,736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於昨日約見部分立法會議員介紹構思,加價方案料下周二(25日)提交行會。有議員估計,最終加幅料為7%,促當局考慮收回成本時亦應避免陷大學生於「學貸變學債」的壓力中。
下周二交行會 料加7%
政府曾指,現時大學生每年42,100元的學費,收回成本比率低至約13%,較目標18%更有一段距離,教育局日前指,本港每名大學生的學費成本價是6萬元。故構思遵守財政紀律,調整大學學費,以現時資助大學每年學費為42,100元計算,若最低加幅5%,2025/26學年將增加2,105元,增至44,205元,假設升幅3年不變,2026/27及2027/28學年的學費將分別為大約46,415元及48,736元,即3年後學費至少較現時增加逾一成半。
蔡昨日已與部分議員會面,推介加學費方案,有份參與會面的議員朱國強估計,政府構思的加學費方案介乎5%至9%,他認為最終加幅應為每年加7%,這樣便能提高收回成本的比例。不過,他也指出,要考慮家長與學生的承受能力,每年加幅應該溫和,亦不宜追求短時間內「一步到位」,相對於去年全年通脹率2.1%來說,7%的加幅相對偏高,認為可設定較長時間每年加4%至5%,相信社會較能接受。
朱國強又指,上調學費勢必會令學生的學貸額相應提高,以往亦有個別學生因無法償還貸款,最終被頒令破產,希望政府加學費時,亦應增加「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靈活性,避免學生的「學貸變學債」。
嶺大副校指增幅溫和
議員周文港亦認為學費加幅要克制、輕手,認為5%至9%的加幅「可以再少」,建議可參考通脹指數、公務員薪酬加幅的3%等。議員梁美芬則指資助來自納稅人,但現在很多納稅人都很艱難,政府也面對千億財赤,呼籲客觀接受增幅,又預料可能會於下周二行會拍板加幅。本身為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的議員劉智鵬亦認為加價5至9%已考慮學生困難,認為加幅溫和、過程漸進,又相信不會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
政府擬分3年增加大學學費政府擬分3年增加大學學費
政府擬分3年增加大學學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