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一試即衰 8‧1垃圾徵費凍過水

不少市民認為垃圾徵費措施擾民。 不少市民認為垃圾徵費措施擾民。
不少市民認為垃圾徵費措施擾民。
指定袋貴不可取 市民頭痕難分類 回收配套未就緒 前線清潔呻疲累
政府在14個試點推行的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昨日結束,環境及生態局下周一(27日)會向立法會交代試行結果,並就垃圾徵費是否8月啟動表態。不過,當局提交立法會的「先行先試」結果報告卻顯示,試行反應可謂劣評如潮,無論居民住戶、商戶、管理公司或清潔工,試行反應都問題多多,住戶斥混亂難分類,回收配套又未完善、清潔工為「執手尾」而壓力沉重,疲累不堪,管理公司及商戶更斥現在經濟不景,落實指定袋收費措施太擾民,有清潔工更明言,一旦落實垃圾徵費便不做清潔工。多名議員昨日回應試行報告,認為政府若如期在8月1日推行垃圾徵費,憂慮會引起極大混亂,促政府暫緩實施。有工會在地區舉行40場諮詢會,亦認為目前未有足夠條件全面推行垃圾徵費。
政府上月1日起在14個試點推行「先行先試」計劃,政府在區議員的協助下,於試點收集約750名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包括居民、清潔工、物業管理和商業營運者等,並將發現羅列在報告內。當局指,發現不少居民反映認為垃圾徵費擾民,亦有表示徵費太貴,負擔很重。有居民擔心法例生效後會增加四處亂拋垃圾的情況,尤其是在缺乏物業管理的「三無」大廈附近和舊區,會產生市容衞生的問題,建議政府加強回收配套,包括大型垃圾收集站、廚餘回收桶等。
憂掀糾紛墮法網 清潔工寧轉行
至於前線清潔工,大部分均表示因需要另外處理沒有用指定袋包妥的違規垃圾,以致工作量大增,非常辛勞,亦有表達擔心法例執行後會與居民產生糾紛,甚至誤墮法網,更有個別工人表示會因此轉職。食肆、商戶和院舍管理層則普遍表示,垃圾徵費會對經營成本構成壓力,亦建議改善大型指定袋的設計,方便使用和包裹垃圾。
三無大廈 8成住戶冇用指定袋
一個半月的試行又顯示,多個試點群組包括食肆、院舍、政府大樓,領取免費指定袋的百分比達100%,而商場及公私營住宅試點則達致約80%至90%以上。指定袋使用率方面,在14個試點當中,基於相關管理層的要求,院舍、食肆和政府大樓等一般都全部合規,商場的使用率大致約70%。不過,公營房屋及私人住宅的住戶使用指定袋比率則平均只有約20%至56%不等,「三無」大廈的平均使用率只有約20%。
垃圾棄置量方面,有部分試點,包括住宅、院舍、食肆、政府大樓與試行前相比,棄置量減少約10%至20%不等,而回收物種類及數量亦有所增加,例如廚餘、玻璃樽等,其他試點的垃圾棄置量及回收量則未見有明顯變化。
最終徵費與否 港府擬後日交代
議員劉國勳指出,報告的結果反映不同持份者對計劃仍持質疑,認為政府應就「先行先試」所出現的問題,重新檢討和改良,直至時機和條件成熟,包括回收配套和市民有充足認知等,方再重新討論和執行;如果政府在8月1日推行垃圾徵費,屆時或會引起極大混亂和反彈。他續指,假如計劃暫緩,政府只需廢除8月1日的生效日期,主體法例仍然保留,不必另行宣布一個新的生效日期。他透露,曾追問政府相關人員,對方承諾下周一將清楚交代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計劃的去留,以及未來回收減廢的路向。
議員陳穎欣表示,其所屬工會曾做過40場地區諮詢,意見指目前未有足夠條件全面推行垃圾徵費,不過政府需繼續創造條件,以進一步推行環保減廢。在配套方面,不少屋苑都沒有廚餘機,而部分具有廚餘機的屋邨或屋苑,其廚餘機的使用率竟不足10%,反映減廢回收的宣傳教育有待加強。她又提到,不少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早前因應8月1日的垃圾徵費計劃而調升管理費,若計劃一旦暫緩,有關管理公司須向住戶有清晰交代,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方面亦要做好監察。
有市民認為政府指引和指示不夠清晰。有市民認為政府指引和指示不夠清晰。
有市民認為政府指引和指示不夠清晰。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參加者劣評如潮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參加者劣評如潮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參加者劣評如潮
有市民建議,政府應加強回收配套,特別是廚餘回收桶。有市民建議,政府應加強回收配套,特別是廚餘回收桶。
有市民建議,政府應加強回收配套,特別是廚餘回收桶。
大部分市民反對實施垃圾徵費。大部分市民反對實施垃圾徵費。
大部分市民反對實施垃圾徵費。
清潔工工作量大增。清潔工工作量大增。
清潔工工作量大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