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拚經濟別急就章 港挺金融須得法

一年已過首季,香港百業景氣未見有大起色,次季展望已去到令人「心如止水」的境地。港府要全力拚經濟,是責之所在,惟行事亦要得其法,切忌急就章,得以嚴謹、專業的態度來做好每項支持經濟發展的工作,既要追求績效,也要穩妥無誤,謹記欲速則不達,免成國際笑話!
香港以國際金融中心自居,金融業是重要命脈,相信不會有異議。偏偏首季新股市場依舊冷清,國際排名愈墮愈後,港股現貨市場成交和表現均乏善足陳,繼續被其他主要股市拋離。商場如戰場,資金跟紅頂白,港股估值更低,都未能吸引資金追捧。反觀同區如日本、台灣、新加坡等股市均處高水平。如何扭轉金融業積弱之勢,已成港府管治的頭等大事,否則金融業愈做愈縮,又如何當好中國境外國際金融中心、執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責?
財金官員繼續四出外訪推廣香港,惟港府管治班子始終缺乏熟悉國際金融的精英領導,以「導遊」般的手段推銷香港,未能拿出實際的戰略利益來打動外資的心,結果遲遲未見實效,也是意料之內的事。
近例乃港府要吸引中東資金來設家族辦公室,當正要宣布「成功」案例之際,活動卻弄得臨時「脫腳」,更掀起一連串風波。打個比喻,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任何大刁(交易)基本上都必定會先做盡職審查,這份嚴謹與專業絕不能少。偏偏港府急於求成,看來是疏於求證資金底蘊,致搞出「一鑊粥」,更招來同區競爭對手揶揄搞家辦要重質而非量。此情此景,不懂金融的會感到失望,懂金融的就更覺荒謬無奈。
所謂「見微而知著」,能力決定了質量。事件足以顯示,目前港府的財金班底水平有待提升。香港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靠的不是幸運,而是「錢途」二字,能為國際資金帶來吸引的投資回報、為國際人才提供可觀的發展機遇,都是關鍵,而要維持這些條件,就得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否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香港背靠內地,面向全球的獨有優勢至今未變。變的是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而創新科技亦在推動國際金融業革新,並對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香港需要一班對國際金融市場運作有豐富經驗、專業知識和前瞻能力的金融精英,清楚而善用香港的優勢,配合國策高效執行戰略,精準出擊,實際招來具質素的資金與夥伴,強強聯合來創造雙贏,始能徹底為眼前的頹勢翻局。
搞金融離不開一個「利」字,過去美國金融的成功,關鍵之一是一班金融精英將「利」字發揮得淋漓盡致,為國際資金提供可靠吸引的投資出路。近年新加坡金融業領跑,也離不開一個對國際金融有高度認知的管治團隊,戰略地提升綜合競爭力,為離開香港的國際資金提供可靠落腳點。港府振興金融業,最迫切去做的是徹底反思自身的不足,繼續以「Hello HK」、「Happy HK」的膚淺水平來推銷香港金融,鬧劇不絕,只怕浪費時間,注定是徒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