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疫障自毀不可長 重啟經濟迎新象

持續近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兩地經濟通關無期,令內內外外的信心跌至低谷,已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近周內地防疫終於有「鬆綁」迹象,而在防疫政策問題上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的香港,亦隨之進一步放寬防疫,但顯然做得不足。基本上,在確認疫情威脅減緩下,兩地「通關」應該宜早不宜遲,期望能扭轉頹局,在迎面而來的新年之始,創造樂觀新景象,讓市場信心回歸,為兩地經濟重納正軌,再展旭日!
每逢年尾,都是內地市場人流、物流與資金流緊張的季節,能積極梳理,居民過豐年,新年自能開好局。偏偏今年初以來,世界主流都是走出疫情,重啟經濟,但內地卻維持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未有及時因應疫情變化而調整,結果打擊內部需求,並演變成社會不穩定因素。時值化解內房危機處關鍵時刻,不容半點差池,穩內需更顯重要,撬動資本市場發展,協助解決內房債彈成當務之急。近期內地終於果斷行事,確認病毒威脅已減弱,多地放寬防疫,從善如流。隨着各地經濟活動逐步復常,居民積極打點春運,過春節,籌劃明年的發展大計,年關前這步棋終於行對了,明年內地經濟展望有望撥開雲霧,喜見曙光。
在防疫政策問題上,一直處於被動的香港,亦着手進一步放寬防疫,惟相對於國際水平仍未夠徹底,新年前宜盡快全面取消各項防疫入境限制,與國際重新全面接軌,真正兌現「香港回來了」。事實上,在重啟經濟上,香港已滯後競爭對手至少大半年時間,得加快追回失地,徹底改變外界對香港經濟的悲觀情緒,讓資金重新流入,始能徹底改善景氣,樓市、股市以至政府財政,始有望走出死胡同。
是故,刻下最重要的,莫過於兩地盡快實現有序通關。不少分析指,這可能在3月內地兩會之後,但這未免太遲了。若然當局肯定疫情威脅已基本解除,就有責任採取所有可行的措施,盡快讓經濟復常,而當中的關鍵,就在通關,這不僅是有力穩定內部經濟形勢的重要一步,也是應對西方制華,增強地區經貿合作化解外部危機的重要條件。14億人口市場是中國重要的籌碼,但若然繼續關着門,生產交流無法正常運作,改革開放又可以從何談起?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能一直在坐着呆等,踢一踢,郁一郁,得盡快取消不必要的防疫措施,解除防控疾病規例限制,讓入境政策正常化,這是作為一個「自由貿易港」的基本條件,人流得以自由進出,國際商旅始可全面恢復正常,並支持金融市場重展活力,屆時中國資產價值自會重新釋放,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角色亦自能重獲外界重視。
一年之計在於春,兩地是要扭轉目前的經濟殘局,讓來年開好局,就得積極把握時間,理順各項內部政策。內循環戰略既是中國經濟實力的關鍵,國際金融功能就是香港經濟的命脈所在,「疫」障消除,一切自能重拾正軌,這樣大灣區協作、兩地金融互聯互通、亞洲經貿合作等戰略才有用武之地,也好為明年環球經濟重心加快東移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