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環街市辦影樓展 拍全家福重拾舊情懷

機構在展場搭建影棚,供市民和家人影全家福。 機構在展場搭建影棚,供市民和家人影全家福。
機構在展場搭建影棚,供市民和家人影全家福。
【本報訊】有機構在農曆新年期間舉行連串文藝活動,展示昔日影樓布置,更有非影樓的日常家庭相,展現香港家庭和生活的情景,讓大小朋友重拾昔日影樓的氛圍。項目策展人吳文正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希望透過是次照相館展覽連結多個世代香港人,面對數碼時代的威脅,近年有很多照相館已經「執笠」,感到很可惜,故透過是次展覽故事講述傳統照相館的發展脈絡外,亦想重拾舊香港的回憶。他又稱現今的家庭定義是「自己一個人都可以叫家庭」,故展覽亦帶出近代社會對家庭的概念轉變。
2主題影櫥供打卡
非牟利文化機構文化葫蘆,由本月29日至2月18日於中環街市舉行「家家照相」展覽,回顧從上世紀60到80年代,香港流行上影樓拍攝全家福,也是影樓業的黃金時期。能夠到影樓拍攝,對於一些家庭來說,是一件隆重的事情,大家趁農曆新年,去髮廊恤髮,穿上新衫,到影樓拍攝充滿儀式感的全家福,留下難忘的回憶。
展覽分別搭建兩個影櫥,背景以超現實概念和傳統美學裝潢設計,供市民「打卡」和家人影全家福留念,期間亦會邀請學者和影樓老闆參與講座,跟大家分享箇中故事和歷史,而一系列充滿寓意和趣味的工作坊亦會同期進行。
照相館老闆或師傅會用傳統方式拍攝菲林照片,影相、沖曬、執相等工序全以人手操作,但該項罕有的傳統修圖技術即將失傳。在早期黑白相的年代,每一間照相館都自設黑房,大多設備簡陋,地方狹窄只能容納一人,這邊廂操作放大機,轉過身就將照片放進藥水盤沖洗,頭頂還掛着一張張濕𣲷𣲷的相片。
細說黑房修圖技術
黑房師傅們憑經驗判斷菲林的厚薄,選用適當的相紙,務求沖曬出色調柔和、反差適中的相片。他們更會因應要求,嘗試以色調分離,雜錦拼合等獨特黑房技術去處理。
吳文正表示,時下有很多年輕人喜歡拍照,有人特意將影樓內的舊影相機復修,「變成新想做的行業,在收到訂單後,就去影樓、或者到婚宴同人影相」,他慨嘆這時代,「無辦法永遠都係呢啲嘢」,但能夠保留到這些珍貴的相片已經十分難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