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 首位病人40分鐘抵屯院

首名病人昨經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送抵屯門醫院。(蘇偉明攝) 首名病人昨經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送抵屯門醫院。(蘇偉明攝)
首名病人昨經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送抵屯門醫院。(蘇偉明攝)
【本報訊】港府聯同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以及澳門政府,於去年11月30日起推出為期一年的「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有病人昨日經該計劃由港大深圳醫院送抵香港屯門醫院,成為計劃下首例。醫院管理局指,該名67歲男病人有呼吸衰竭,本周二(7日)入院,初時情況嚴重,一度神志不清,情況穩定後與家屬商議回港治療。經兩地醫生評估後,認為病人適合轉運,而運送過程大致順利,病人目前情況穩定,整個過程耗時約40分鐘,費用為4,990元人民幣(約5,200港元)。
全程費用約5200元
港大深圳醫院副院長李詠梅指病人本身患有慢性病,其血氧亦不充足,還伴有心臟衰竭的情況,一度神志不清,經過初步治療後情況有所好轉。由於病人及家屬希望回港治療,經由兩地醫生評估後,昨早11時出發,運輸期間全程有醫護人員跟車,亦需使用呼吸機,約40分鐘便抵達屯門醫院。病人送抵後15分鐘左右已順利送入病房。她又強調,會嚴格篩選使用服務的病人,主要有強烈意願,且病情嚴重但相對穩定,可承受運送過程者方可使用。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指,跨境運輸過程順利,病人由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從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轉送至香港的屯門醫院。他又指,一般經計劃回港的病人都會送至屯門醫院,若治療上有特別需要亦可送往其他醫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