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街市現代化 首重市場化
政府及房委會轄下的公眾街市管理問題,近日再度引起公眾關注,包括街市內的溫度、設施、衞生水平、商舖種類、貨品及租金價格等,都惹來不少市民和租戶批評。部分街市人流稀少,尤其是地下以外樓層的空置率長期偏高,甚至十室九空淪為「死場」,浪費了珍貴的土地資源,亦未能為鄰近居民提供更好服務。有關問題在本地消費市道暢旺時已出現,到近年港人北上消費及網購成風,情況就更為嚴重。
筆者多年前已開始關注有關問題,敦促政府改善公眾街市的設施和管理,以及研究如何將長期空置或出租率極低的街市物業或樓面,改作更符合市場需要的用途。政府在2018/19年預算案推出10年期的「街市現代化計劃」,預留20億元翻新多個舊街市。當局亦重啟停頓近20年的新街市建造,在天水圍、古洞北等新發展區興建全新的現代化公眾街市。
6年過去,經全面翻新的香港仔街市及荔灣街市已於去年和今年重開,街市外貌與內部設施煥然一新,復業初期出租率亦理想,但不久便因人流及生意回落而出現退租潮。街市商戶減少,貨品欠齊全,人流及生意呈惡性循環下跌,達不到藉翻新帶動人流和改善營運的目標。
經翻新的街市營運欠佳,原因甚多。其一是翻新工程需時多年,部分原有客源習慣了到其他商舖、超市以至網購買餸後便不再回流。還有新舊商戶的租金差異、僵化的租務條款和管理模式等,都不利引入更多較新派及具吸引力的新商戶。
忽略消費者需求
前車可鑑,部分原定將進行翻新、現時生意並不差的舊街市租戶,紛紛反對展開工程。亦有人質疑在市民消費模式轉變,不少私營街市及超市亦經營困難下,是否仍有需要耗資億元計公帑興建更多新街市。據悉政府正在檢視有關政策,尤其是清空整個街市以便改建的翻新模式,亦會考慮改革公眾街市的營運手法,例如將租務及管理外判給私營企業承包,在新街市及改建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已引入商界參與等。
筆者一向強調,任何公共政策和公共設施的設計都不能「長官意志」,必須顧及市場情況和市民的實際需要。過往的公眾街市政策偏重部門的管理方便和舊租戶的利益,忽略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現行的街市現代化計劃,只着重設施及建築物料等硬件的現代化,忽略了街市營運及管理的現代化和市場化,自然會出現與政策原意背道而馳的結果。
市民真正需要的現代化街市服務是甚麼?商品種類及價格定位為何?還有舊商戶及潛在新商戶的承租意向;區內、跨區以至北上和網購買餸的競爭情況;公眾街市能否提供網購及速遞服務;街市及鄰近公眾泊車位的供求;應否只保留地舖,將其他樓層改變用途,全部都需要檢討改革和科學化的市場調研,不能一刀切或一成不變,更不應遇難避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