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堵地盤拖糧 自僱恐不受保障
擬設機制審裁 後日公聽會商整改
建造業「拖糧」問題嚴重,行內經常出現「有汗出冇糧出」糾紛,立法會正在審議《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透過行業化規範措施,禁止「有條件付款」、設立一個由獨立第3方負責的迅速審裁機制等杜絕問題。近日建造界相繼提交草案意見,大都支持草案建議,但有業者擔心建造流程中有不少自僱者,在該法例下或不受保障。法案委員會主席盧偉國表示,委員會周二(16日)會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就自僱人士恐不受保障一事,他表示,建造工程範圍廣泛,涉及的專業工種繁多,如果任何一方拖延付款,會對各持份者構成財政壓力,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更大。
涵蓋書面口頭合約
當局早前進行的一項建造界拖數情況調查指,本地建造業公司平均每年未償付款額佔公司業務總收益的5%至12%,被拖欠款額的時間普遍超過6個月,有時甚至長達3年,未來幾年本港有多個大型工程進行,須及早立法規管。而政府的立法建議除規管總承建商及各分判行為外,亦指許多本地小型承建商和分包商採用口頭或部分口頭合約來承接建造工程,《條例草案》會涵蓋書面和口頭合約。惟自僱業者未見詳細介紹。
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協會)日前提交的意見便指,目前他們的運作一般是按分判商召喚,以打大數形式按日或按件計糧,一般以15日數期出糧。惟近幾年來經濟低迷,大判與分判之間層層拖欠,泥頭車司機被拖糧的個案已出現無數次,連多個政府工程也不例外。該會指,今次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着重總承建商與分判商背對背付款,及停工復工等規定,忽略很多在分判工程與工人夾縫中的個體自僱人士。希望法案委員會在考慮法律條文時,完善沒有簽署分判合約的自僱人士或個體戶的保障。
盧偉國表示,委員會周二會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就自僱人士恐不受保障一事,他表示,建造工程範圍廣泛,涉及的專業工種繁多,項目往往難以由單一承建商或顧問獨力承擔,因此本地業界普遍採用分包安排。如果任何一方拖延付款,會對各持份者構成財政壓力,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更大。條例草案擬訂條文,改善合約付款條款,設立審裁機制以迅速解決爭議,並授權不獲付款方在條例指明的情況下暫停或減慢工作或服務進度,以確保各持份者可如期收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