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乳癌基金會推資助 評估化療效益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資助計劃,支援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港人評估化療效益。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資助計劃,支援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港人評估化療效益。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資助計劃,支援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港人評估化療效益。
【本報訊】乳癌是本港婦女頭號癌症,每13名婦女中有一人患入侵性乳癌,但綜合多份研究顯示,大部分早期乳癌患者接受化療效果不彰。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資助計劃,為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港人提供免資產審查支援,幫助評估化療效益,若結果顯示患者需要接受化療,則可申請全額退款。
早期患者化療成效往往較低
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本港2021年錄得5,565宗乳癌新症,按年增加12.3%,比30年前(即1991年)更飆增4倍,當中70.7%患者確診時屬於早期階段(即第一、二期);同年錄得791名患者死亡,比30年前亦多近1.4倍。香港乳癌基金會指,根據其轄下資料庫數據,2006年至2018年期間確診的乳癌個案中,66.5%入侵性乳癌患者接受了化療,早期患者接受輔助性化療的比率為約37.1%至77.6%。
基金會指,乳癌患者整體治療費用從約每宗30多萬元至130多萬元。不過綜合多份相關研究指,不少早期患者未能從化療中獲得顯著治療效果,平均每10名患者中,僅少於兩人可從中取得成效,意味患者面臨治療副作用及龐大經濟負擔的同時,療效卻往往不彰。
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為於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港人提供免資產審查支援,幫助評估化療效益。患者付費完成檢測後,可獲「復發指數結果」、「癌症復發風險」及「從化療中獲益比率」,若復發指數低於25,代表患者可免除不必要的化療;若指數高於25,則代表需要接受化療,屆時患者可申請全額退款資助。
基金會引述研究,若根據傳統臨床風險因素分析,73%高臨床風險乳癌患者的復發指數結果為0至25,而復發指數介於26至100的患者,則約有43%被低估為低臨床風險,意味倘若患者沒有進行基因檢測,可能會接受過度或不足的治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