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最低工資基數細 4口家月入少過綜援

工會指最低工資並沒有達到合理水平。 工會指最低工資並沒有達到合理水平。
工會指最低工資並沒有達到合理水平。
【本報訊】最低工資「一年一檢」2026年實施,有團體指最低工資基數過低,並以最低工資歷年增幅與通脹計算,指跑輸通脹;若以一個4人家庭有兩人以最低工資支薪計算收入,4家之口收入連綜援金也不如,強調不能彰顯勞動價值。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表示,最低工資由2011年的28元加至2023年的40元,累計升幅為42.9%,但同期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累計升幅已達44.7%,顯示最低工資的升幅長期跑輸通脹。如果在2011年時就已使用新機制計算,到今年時最低工資應達到42.9元。但丘指,這並不是一個合理水平,因為方程式未解決最低工資水平的基數過低問題。
「共享經濟繁榮」門檻高
護衞及物業管理從業員總會副主席王志雄亦指,今年4人家庭的平均每月綜援金額已達18,660元。反觀最低工資,若以最低工資42.9元計算,一個4人家庭中的兩人全職工作26天,每天工作8小時,也僅有17,846.4元,收入低於綜援金額。
另外,丘燿誠表示,方程式中「共享經濟繁榮」將下限鎖定於0%,雖可避免經濟不景氣時減薪,但分享經濟的部分門檻相當高,底層工友大多數時間都分享不到經濟成果。丘續稱,經過他們計算,由最低工資實施的2011年至2023年間,大部分年份的「共享經濟繁榮」部分為負數或接近0%,按方程式實際上未能有效分享經濟成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