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宗教之爭

由於殖民地歷史因素,也為了在盟內利用別國低成本的勞動,歐盟的外來移民龐大,大多數屬伊斯蘭教徒,他們重視家庭,追求大家庭,傳統思想強,生育率遠高於歐洲本地人口。因此有說若干年後,歐洲會變成伊斯蘭教的歐洲。中世紀基督徒的十字軍東征,反過來變成伊斯蘭教不需戰爭便佔領歐洲。
伊斯蘭教的中東、東歐及亞洲等移民增加,在民主選舉體制下,他們逐步可憑選票進入歐盟各國政府。先是議會,跟着是政府,先是去殖民地大國的議會與政府,下一步便是歐盟的議會與政府。6月初的歐洲議會選舉,當可看到伊斯蘭教的勢力膨脹如何。
伊斯蘭教移民的宗教,與原居地會保持緊密的連繫,兩、三代都不會斷絕;他們的利益,也容易與原居地的政治與宗教利益重疊。在歐盟各國內,他們構成國中之國。依人數和團結程度,政治能量頗大。今次以巴之戰,這種影響加上以色列種族主義與歐洲文明價值的衝突,在歐盟的國家裏,形成了強大反以色列種族主義、親巴勒斯坦的政治氣氛與力量。隨着以色列進侵不止,種族主義暴行一再暴露,歐洲反以的抗議行動增強,且引發出反猶太主義和反美國欺凌歐洲的政治運動。當地政府鎮壓,更激發民眾的激烈反抗,形勢大有比1968年反越戰更厲害。
歐洲政府中,西班牙、愛爾蘭、挪威已首先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國家,土耳其對以色列禁運。以色列的反應,是繼續執行對加薩的屠殺,辱罵反對的國家和聯合國,進一步自絕於世。歐盟各國的下一步,可能是禁止武器援以,對以色列涉戰爭罪行決策的高官制裁,擴大國際法庭對內塔尼亞胡的追緝控罪。反猶太復國主義的活動更廣泛出現。
整個歐洲便以伊斯蘭教、歐洲基督教文明價值,與以色列的猶太復國主義激烈衝突、分化。美國幫以色列政權便加深了歐美的分歧,歐盟對美國霸權的不滿,把以色列與美國併合起來,成為歐洲文明的對立面,大西洋兩岸的政治聯盟便可能由此分裂,歐洲議會選舉可能便體現這樣的分歧、分化、分裂。
歐洲的伊斯蘭教勢力是勢不可當的,歐洲國家要抑制伊斯蘭教的勢力,只會引火自焚。伊斯蘭教在歐洲已是尾大不掉,基督教特別是東正教可與之聯手對抗猶太復國主義。歐洲分裂更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