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專業自主凌駕公眾 議員促改革醫委會

有議員指社會一直關注醫委會的裁決欠缺「客觀標準和既定準則」。 有議員指社會一直關注醫委會的裁決欠缺「客觀標準和既定準則」。
有議員指社會一直關注醫委會的裁決欠缺「客觀標準和既定準則」。
【本報訊】近年醫療事故頻生,有意見質疑醫務委員會的工作。立法會昨通過改革醫委會的議員議案,有議員指發生「小天瑜」和「鄧桂思」事件後,令部分市民認為醫委會在處理投訴有「醫醫相衞」的觀感,甚至指是「專業自主凌駕公眾」,又批過去10年醫委會拖延處理、紀律投訴不符公眾期望,必須打擊保護主義。有醫療背景的議員同樣認為醫委會必須「與時並進」。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飲食界議員張宇人表示,目前在公眾心目中提起醫委會就會聯想「醫醫相衞」、「保護主義」、「專業自主凌駕公眾」,過去10年醫委會拖延處理、紀律投訴不符公眾期望,醫委會原本應該維護公眾利益,現卻成為醫改的「攔路虎」,質疑現時醫生成員在醫委會佔比過重,外界聲音不足以進入醫委會,直言立法會應在打擊保護主義問題上當仁不讓,《基本法》第142條沒有賦予任何專業團體完全自我規管,不容公權力干預,若有任何問題政府應撥亂反正,促當局改革醫委會的問題。
同為行會成員的議員廖長江則指在發生「小天瑜」和「鄧桂思」事件,令部分市民認為醫委會在處理投訴有「醫醫相衞」的觀感,強調醫生一方面要堅持專業自主,但另一方面更應保障公眾利益,不應以守業自主為名行保護主義,重申全球多地都加強監管機構都愈來愈公開透明,如加拿大業外人士佔醫生規管組織委員三分之一,英國更有一半為業外人士。
斥執業試太難 合格率偏低
另一議員黃國批評醫委會在執業試艱深程度不合理,令非本地培訓人才不合格,每輪合格率只有約10%,最多只有30%至40%,質疑執業試困難程度令不論外國或內地醫生「都搞唔掂」,促請醫委會改革執業試,將其調整至與醫科畢業生「睇齊」,並整好溫習材料。
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則指醫學發展高度專門、講求科學、生命攸關,因此必須要獨立於情緒和輿論干預,做到專業自主,而為社會時有發生令人關注的醫療事故,認為醫委會作為體現專業自主和社會監督醫生的執事機構,必須「與時並進」,稱「改革永遠在路上」。
政府回應指聽到不少人對醫委會組成有意見,以及對醫委會的機構的意見,當局指出令業外人士參加監管機構為國際趨勢,惟改變醫委會組成為具爭議問題,當局會積極處理問題取得共識,又對議案持開放態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