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復康巴載客率低 營辦商將整合路線

【本報訊】審計報告早前揭示復康巴士服務監管不足,載客率低但拒載率高,有人輪候近兩年仍未獲安排服務。當局於立法會帳目委員會公開聆訊指,殘疾人士輪候時間涉多項因素,例如共乘安排下自身要求未能配合,輪候名單上92%人士成功在3個月內獲分配固定路線。至於固定路線平均乘客人次下跌,當局指相信與疫情有關,料復常後會有所增加,營運商亦會整合路線。
指逾9成輪候人士3個月內「上線」
立法會帳委會繼續就審計報告有關復康巴士服務的內容進行公開聆訊,有議員關注截至去年底服務登記用戶有7,120人,但每月平均僅1,000多人次使用固定路線服務,近年更有下跌趨勢,去年輪候服務人次亦較2019年跌約30%。當局表示,相信是因為復常後乘客人數或出行模式未完全恢復至高位,原本的客戶可能改變工作模式或離開就業市場,預計營運商會於第3季整合路線。
審計報告披露,有殘疾人士等候達22.7個月仍未獲安排服務。當局解釋,輪候時間取決於多項因素,在共乘安排下要遷就各乘客上下班時間、到院舍時間等,亦要視乎殘疾人士想乘搭的路線,導致部分個案輪候時間長,例如一名輪候20個月的人士,指明要由堅尼地城去西貢,營運商不一定開到相關路線,該用戶又不願接受附近路線;不過當局強調,輪候名單上92%人士成功在3個月內「上線」。當局又指,營運商收集客戶要求後,按照時間和目的地編配路線,若開新線涉及買新車,要有固定採購程序,因此某些月份的輪候時間較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