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兩大學8.6億搞創科 議員憂庫房難負荷

中大計劃興建科研大樓,以研究人工智能、納米科技、醫療機械人領域。 中大計劃興建科研大樓,以研究人工智能、納米科技、醫療機械人領域。
中大計劃興建科研大樓,以研究人工智能、納米科技、醫療機械人領域。
當局稱有責任支持 教界撐屬投資
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兩所大學向財委會提出申請,計劃興建創科設施,推動香港為國際創科中心。兩個項目估算工程費用分別達2.1億元及6.5億元,包括增設實驗室,支援人工智能等範疇的研究。政府交代兩項工程計劃,期望今年內展開工程。會上多名議員對計劃表示支持,不過有議員擔心工程會加重政府財赤情況,局方回應指項目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政府有責任支持。
港大計劃將位於本部校園的梁球琚樓翻新,轉型成研發中心。其中六成半的空間會用作實驗室、研究設施等,可容納至少50組,即約1,400名研究人員及研究生;主要會對人工智能、自動操作系統等作研究;工程估計費用為2.094億元。
教授嫌實驗室細轉投星洲
而中大計劃興建一座10層高的科研大樓,當中超過85%會用作實驗室及相關設施,可容納約1,000名教職員、研究人員及研究生,主要對人工智能、納米科技、醫療機械人等作研究;項目估計要6.5億元。校方表示新領域的研究工作需要不同的設施及設備,曾經有頂尖教授因實驗室空間不足而轉投新加坡,希望有關工程可以順利通過,協助香港創科領域發展。
議員管浩鳴指,兩所大學在香港相當知名,籌款能力不差,而政府庫房正處於艱難時間。問及當局會否考慮政府、學校各出一半工程費用,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回應指,大學雖具籌款能力,但各捐款人有其特定用途;今次兩間大學工程目的為提升科研設施,政府有責任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兩所大學亦回應有考慮如何減低開支,港大表示為騰空梁球琚樓作新用途,已向銀行貸款80億元,為大樓原有學院設立新校址,變相已降低開支。
議員周文港對計劃表示支持,又指香港各間大學排名被內地追上是「應該的」,因為內地科研投入比香港高,一間清華大學已等於香港6間大學的總經費。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亦認為,新加坡近20年大學排名急升,是因為對工程學的投入增加,其規模差不多是中大的3倍。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稱,教育是「投資」,而非「開支」,為教育撥款長遠對香港有回報。有議員就關注工程超支問題,施俊輝回應表示,實際回標價格要到工務小組才可得知,如有超支會再與兩間大學商討處理方案。兩所大學又承諾,新研發中心日後的經常性開支,會全數由校方自行承擔。
港大向政府申請撥款,將舊大樓翻新為創科研究中心。港大向政府申請撥款,將舊大樓翻新為創科研究中心。
港大向政府申請撥款,將舊大樓翻新為創科研究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