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垃圾徵費 廚餘收集配套不足 3區私樓無回收桶

【本報訊】垃圾徵費實施前夕惹來廚餘回收配套不足爭議。環境保護署最新披露,現時全港已有約900個廚餘收集點,平均每日收集量約200公噸,回收率僅約5%。截至3月6日,121個公共屋邨已安裝逾450部智能廚餘回收桶,但位於私人屋苑或樓宇僅得109部,當中3區更「捧蛋」。
環保署書面答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問時表示,截至上月6日,在全港121個公共屋邨安裝451部智能廚餘回收桶,當中沙田佔最多,達68部;其次為元朗,佔62部;觀塘則設52部。沙田區每日平均廚餘收集量亦最多,達3.8公噸;其次為3.3公噸的元朗,觀塘每日亦收到3.3公噸廚餘。不過,灣仔、油尖旺區並沒有公共屋邨設廚餘桶。
包括中西區灣仔大埔
私人屋苑或樓宇的情況更嚴峻,截至今年2月,全港僅得109部智能廚餘回收桶,中西區、灣仔區及大埔更「捧蛋」,最多桶位於西貢區,達27部。
環保署表示,去年底推出的私人屋苑智能廚餘回收桶計劃至今收到逾100個屋苑申請,已安裝10部,預計2024/25財政年度將有逾300部在私人屋苑投入服務。
不過,因應廚餘收集計劃擴展,相關開支亦大增,2023/24年度公共屋邨廚餘數集開支由2022/23年度的350萬元,按年飆逾8倍至3,300萬元,更預料2024/25年度再漲兩倍至1.1億元。其他廚餘收集計劃亦由2022/23年度的657萬元,升63%至2023/24年度的1,071萬元,變相2023/24年度涉及廚餘回收開支共4,371元,較去年升約一倍。
該署表示,垃圾徵費實施後預計會得到更多市民參與回收,各類回收物(包括廚餘)的回收量則會逐步上升,坦言明白市民在源頭分類和回收廚餘方面需要多走一步,但當局希望透過徵費提供誘因,令更多市民積極參與廚餘回收,減少堆填區的負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