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捲大貶值洪流 小巴的士斷供割喉

小巴牌照交易價過去12個月跌幅達28.57%。(陳德賢攝) 小巴牌照交易價過去12個月跌幅達28.57%。(陳德賢攝)
小巴牌照交易價過去12個月跌幅達28.57%。(陳德賢攝)
牌價狂跌數百萬 車主慘變負資產 年內恐再拖走百Van仔
本港經濟插水,各式資產都大幅貶值,連搵食車輛的士、小巴亦牌價大跌,近期車主更疑現「斷供潮」。綜合各大車行最新交易狀況,過去一年市區的士牌價由434萬元跌至336萬元,跌幅達22.5%;公共小巴的牌價亦在約3年內由約170萬元跌至不足100萬元,最低報價更達70萬元,近乎被腰斬。有小巴車主不甘資產貶值,收入不敷供車開支,3年間有逾百輛小巴斷供,業界人士更指,若情況持續,料未來會再有100架小巴斷供被拖走。業者批評政府政策傾斜,對的士業還有政策支援,小巴業卻無人理會死活,意圖「陰乾小巴」。
小巴牌價由高位780萬挫九成
翻查車行的交易數據,本港公共小巴牌照在2011年進入炒賣高峰期,牌價一度升至780萬元,但之後回落至2015年的400多萬元水平,疫情中,小巴牌價再跌至約130萬至170萬元,較2019年同期約300萬元下跌約一半;最新小巴牌價再跌至約100萬關徘徊,最低報價更只有70萬元,較高峰期回落逾90%。有車行的小巴牌照交易價過去12個月下跌28.57%。
小巴當災外,的士牌價亦大貶值,2015年市區的士牌價一度達720萬元,翌年已回落至580萬元;最新的士牌價再跌至約345萬元,較高峰期回落逾50%。同一車行過去一年的士牌的走勢則下跌了17.78%。
搵食車輛牌價大蒸發,負資產效應亦在行內發酵,有小巴車主聲稱遭銀行要求提前還款(Call Loan),多部小巴更因斷供被扣押抵償。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接受本報訪問時指,據悉,銀行沒有主動要求提前還款,但確有部分車主斷供,其小巴被拖走償債。他透露,全港約有1,000架紅色小巴,近3年約有100架小巴被拖車,當中大部分是紅色小巴。他直言,小巴業經營困難,通關後生意亦無改善,政府又缺乏政策扶持,令部分小巴車主「心灰意冷、走投無路、最終去死(斷供)」。
當局拒增設路線 陰乾小巴業
周國強更指的士牌價亦同樣大跌,但的士業卻未見大幅斷供潮,原因與政府措施有關。他指出,去年底政府承諾,今年中會修例規管網約車平台,不可以經營任何白牌車,的士業頓時看到希望:「的士業畀Uber搞咗8年,依家政府有表示,業界咪見到有希望囉。」但是小巴業的困境政府卻一直漠視。周斥政府意圖「陰乾小巴」,淘汰小巴業 :「係咪真係要搞到業界去告政府?」他預計,若果情況持續下去,未來一年會再有約100架小巴被拖走。
業者指,曾多次向政府反映,期望當局審批更多線路予小巴營辦商,例如把巴士公司的虧蝕路線、港鐵巴士(K車)路線轉給小巴營運;在東涌、將軍澳、馬灣及新發展區等增設小巴線,惟政府以擔心市民投訴等原因拒絕,卻於一年間批出200多條巴士路線。惟政府的交通政策雜亂無章,大幅向巴士、港鐵傾斜,強調小巴是平衡交通收費的角色之一,若沒有小巴,其他交通工具或加價,「如果小巴真係死晒,市民就真係投訴啦!」
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亦稱,小巴業經營困難,每輛車的租金約需400元左右,供車費亦高達兩萬多元,一旦生意不理想,很容易供不起車。
的士牌價在過去12個月跌幅17.78%。的士牌價在過去12個月跌幅17.78%。
的士牌價在過去12個月跌幅17.78%。
最近一年的士牌價走勢最近一年的士牌價走勢
最近一年的士牌價走勢
張漢華張漢華
張漢華
紅色小巴牌價走勢紅色小巴牌價走勢
紅色小巴牌價走勢
周國強周國強
周國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