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療券擴入大灣區 監管不清 遇事故責任難追

粵港澳大灣區長者醫療券將新增5間醫療機構及兩間牙科診所。 粵港澳大灣區長者醫療券將新增5間醫療機構及兩間牙科診所。
粵港澳大灣區長者醫療券將新增5間醫療機構及兩間牙科診所。
第3季起添7院所 首涵蓋內地牙科
港府推出的長者醫療券於大灣區內地城市使用範圍將於今年第3季起擴大,新增7間醫療機構,並首次涵蓋牙科診所。但新加入計劃的內地醫療機構與之前有別,缺乏港資背景或港式管理經驗,而且長者醫療券在香港推行亦偶有濫用情況。議員及病人組織關注該計劃於內地擴展後,港府如何確保公帑不被濫用,而兩地醫療監管體制不一的情況,一旦使用醫療券的港人在內地遇上醫療事故,權責不清下恐難以追究。
包括內地三甲醫院 民營牙科診所
除了現時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華為荔枝苑醫院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外,最快今年第3季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東莞東華醫院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等5間綜合醫療機構;以及深圳市愛康健口腔醫院及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深圳朱勝吉口腔門診部,亦可使用長者醫療券。
衞生部門指,2015年起,在灣區居住的港人可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長者醫療券,近年相關服務需求不斷上升;目前已有近1.6萬人受惠,總使用金額超過5,100萬港元。計劃所選擇的都是和香港長者較為有關係的城市,亦考慮到服務質量、範疇、容量等,讓有需要長者可有更多選擇。當局續指,去年港大深圳醫院每宗醫療券申領交易的平均金額為309港元,新加入的醫療機構亦會以相若價格提供服務,並有相應機制監察。長者可直接透過讀卡機與香港對接,定時進行費用結算,如長者對服務有問題可作投訴,衞生部門亦會進行把關。
內地醫護不受港規管 籲機制協助
針對該計劃首次有內地三甲醫院,甚至民營牙科診所參與,相關醫療人員亦不受香港醫務委員會及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規管。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指該計劃涉及港府公帑在內地使用,醫療機構全權由內地管理,認為港府有責任去設立機制或平台,理順市民的不滿,例如協助涉及醫療事故,或反映醫療質素的投訴,避免要跨境處理。
至於會否有人在內地濫用醫療券,例如持有人將醫療券給予夫婦以外的第三者使用,林志釉指港府需要花工夫去思考如何把關,但認為難以完全杜絕有人濫用。
不過,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彭鴻昌認為,長者在內地濫用醫療券的情況不容易發生,因為現時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都需要經過登記及身份核實,也相信屆時在內地的醫療機構會用同一系統去處理醫療券登記事宜,除非有人以非法手段去使用,但此情況已涉及犯案事宜。
彭鴻昌又關注市民在內地求診後,一旦遇到醫療事故會求助無門,促請港府詳細交代相關安排及處理程序,讓市民在內地求醫亦具保障。
倡設熱線處理投訴 堵收回佣漏洞
議員陳凱欣亦指今次7間均為內地醫療機構,認為港府要做好監察,同時應設熱線接收長者的查詢或投訴,以免出現求助無門的情況。她亦關注兩地進行認證的方式,以免出現濫用醫療券的問題,以及會否出現「報大數」收取回佣的情況。
使用醫療券的港人在內地倘遇醫療事故,恐難以追究。使用醫療券的港人在內地倘遇醫療事故,恐難以追究。
使用醫療券的港人在內地倘遇醫療事故,恐難以追究。
居內地港人日後可在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使用醫療券繳費。居內地港人日後可在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使用醫療券繳費。
居內地港人日後可在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使用醫療券繳費。
香港醫療券將可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使用。香港醫療券將可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使用。
香港醫療券將可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使用。
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屬首批香港醫療券的內地牙科機構。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屬首批香港醫療券的內地牙科機構。
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屬首批香港醫療券的內地牙科機構。
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納入醫療券適用機構。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納入醫療券適用機構。
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納入醫療券適用機構。
中港兩地恢復通關後,部分港人養成北上求診習慣。中港兩地恢復通關後,部分港人養成北上求診習慣。
中港兩地恢復通關後,部分港人養成北上求診習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