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罔顧事實

美國去年GDP增長2.5%,西方媒體說遠超預期;中國去年GDP增長5.2%,西方媒體卻說不如預期。這到底是甚麼邏輯,令人莫名其妙。看來西方為了唱衰中國經濟,不僅煞費苦心,而且罔顧事實。
有人質疑,美國一些基本數據包括進出口、工業產值、居民和工業用電等全部下跌,有些企業更大量裁員,為何GDP還可以持續增長,甚至被形容為「井噴」?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美國長期依靠美元霸權大量舉債,一來為巨額公共開支埋單,二來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去年聯邦赤字高達1.7萬億美元,比上一財政年度增加23%,可見表面上的經濟繁榮,實際上是以高負債營造出來的虛幻景象。目前美國國債規模已超過34萬億美元,每年單是支付利息就超過一萬億美元,這種以債養債的日子還能維持多久,實在令人懷疑。
所以說,拿中美兩國的GDP指標來比較,並沒有太大意義。美國經濟早就脫實向虛,主要靠金融服務和個人消費支撐,GDP當中有不少水分甚至泡沫。尤其是為了選舉,政府往往大量增加公共開支來粉飾櫥窗,當中不知造成多少浪費,催生多少泡沫。有人算過一筆帳,每1.55美元的政府財政赤字才能產生1美元GDP;每2.5美元的公共債務才能產生1美元的GDP。難怪經濟學家如此評價拜登政府的行為:「從本質上講,我們正在走前蘇聯的老路,用政府消費取代私人財富。」雖不中亦不遠矣。2021年初拜登上台時,美國國債規模是28萬億美元,經過短短3年就增加了6萬多億美元,你說可怕不可怕?
反觀中國,一直以實體經濟為主,GDP當中沒有太多金融泡沫。儘管疫後消費信心不足,復甦步伐緩慢,但總體向上的趨勢並沒有改變。西方集體唱衰中國經濟,分明是配合美國對華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的輿論攻勢,試圖打擊包括外資在內的投資者信心,干擾和打壓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正如美國經濟學者Jeffrey Sachs指出,美國媒體經常唱衰中國,只是美國政府宣傳策略的一部分,「他們對中國一無所知」,他再度強調對中國經濟前景樂觀。
事實上,西方不僅對中國一無所知,而且存在嚴重的政治偏見。關鍵在於中國政府的態度和決心,面對西方這輪來勢洶洶的攻勢,必須以實際行動還擊,挽回市場信心,而不能只是打嘴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