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渣馬7.4萬人爭勝 規模復疫前水平

10公里賽健兒由東廊起點開跑。(袁志豪攝) 10公里賽健兒由東廊起點開跑。(袁志豪攝)
10公里賽健兒由東廊起點開跑。(袁志豪攝)
完成21公里 30歲跑手猝死
渣打香港馬拉松昨晨舉行,賽事並首次回復新冠疫情前的規模,約7.4萬名跑手參與,不少跑手指今屆賽事較上屆熱鬧,另有跑手稱天氣乾爽、涼快,適合跑步。不過,一名30歲跑手在半馬(21公里)賽後於港鐵天后站月台暈倒,送院搶救後不治,為過去20多年內第6名渣馬跑手賽後死亡。運動學者相信事件與心臟負荷過度,誘發隱性心臟病有關,提醒年紀較輕的跑手應先檢查身體,尤其家族有心臟病遺傳史,避免悲劇發生。
昨晨約5時半,尖沙咀彌敦道的「全馬」、東區走廊「10公里賽」起點已人頭湧湧,跑手們已分別聚集熱身、飲水,準備比賽。早上6時起步鳴槍聲響起一刻,跑手「昂首闊步」向前衝。有跑手表示,今屆渣馬天氣較為清涼及乾燥,比較適合發揮;亦有跑手稱今年的比賽較熱鬧,氣氛較上屆佳。渣馬終點設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全馬和半馬跑手需經過「魔鬼賽道」的西區海底隧道,跑手們均稱隧道港島出口的「長命斜」極具挑戰性。
料負荷過度 誘發心臟病
在維園衝線位,跑手陸續跑到終點,人人拍照留念。部分跑手衝線後感到不適,需要人撐扶協助,個別需在擔架床休息。不過,今年再有渣馬跑手賽後離世。在昨午12時12分,一名30歲的張姓男子完成渣馬21公里比賽後,離開時在港鐵天后站月台位置突然暈倒,在旁乘客慌忙通知月台職員報案。事主其後由救護車送往灣仔律敦治醫院搶救,惜終證實不治。人員聯絡男子家屬了解其生前狀況,其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至昨午5時許,事主遺體由仵工舁送殮房。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表示,人體在運動期間對心肺功能的要求較高,尤其參與馬拉松賽事的跑手,心跳會加速以提供足夠能量予肌肉,令心臟負荷較高。賽事完結後,跑手心率會繼續高企,提供能量予身體修復,他相信死者在賽事期間心臟已超出負荷,未能修復,誘發心臟病。
雷又引述國際統計指,一般長跑比賽每10萬人參與便有一人賽後猝死,而本港渣馬過去20多年有6名跑手死亡,運動醫學上大多涉及先天因素,例如隱性心臟問題。因此若家族有心臟病遺傳史,市民應定期做心血管檢查;跑手於參加長跑前亦要有充足訓練,減少不幸事件發生的機會。
翻查紀錄,2012年、2015年、2017年及2018年渣馬均有參賽者暈倒後不治,死者年齡介乎24至52歲。
842人傷 1人曾停心跳
渣馬主辦單位田徑總會表示,今屆賽事共有842人受傷,當中有一名參與10公里賽事的男跑手在接近終點時倒地昏迷,心臟一度停頓,在場的醫療人員即時處理,送院後情況有改善;其餘傷者大部分是擦傷、扭傷或抽筋。醫院管理局則指,截至下午4時,渣馬共有39名傷者送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治理,其中一名男傷者送往律敦治醫院急症室搶救後不幸離世。其餘一男情況危殆、4男1女情況嚴重及8男7女情況穩定。有11男5女經治理後已出院,另外有一人情況待定。
事主遺體舁送殮房。(馬竟峯攝)事主遺體舁送殮房。(馬竟峯攝)
事主遺體舁送殮房。(馬竟峯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