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1.2萬低技術外勞湧港 紓人手荒基層更慌

兩項人才入境計劃的申請及獲批人數急增。 兩項人才入境計劃的申請及獲批人數急增。
兩項人才入境計劃的申請及獲批人數急增。
工會促設上限 保障本地人飯碗
政府早前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暫停執行計劃下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兩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書面回覆質詢時表示,截至上月底,勞工處共收1,113宗申請,涉及輸入約1.2萬名勞工,當中逾半勞工屬於過往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26個職位類別,並以侍應生佔最多,有3,044人。有工會憂慮,輸入外勞無上限會衝擊本地勞工市場,影響本地工人就業機會,甚或在長期依靠外勞下,恐造成惡性循環。
孫玉菡表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勞工處共收到1,113宗優化計劃申請,涉及輸入12,745名勞工,當中7,255名勞工屬於過往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26個職位類別。而26個職位類別內,以侍應生佔最多,有3,044人,其次為廚師及售貨員,分別有2,813及1,033人。
飲食業職工總會權益總幹事招冠聰表示,飲食業人手短缺的確存在,外勞或短期能解決部分人手問題,但長遠則擔心會進一步衝擊本地勞工市場,與本地人「搶飯碗」,甚至或降低本地員工的議價能力,令僱主缺乏誘因繼續改善薪酬員工福利。
他續指,計劃為期兩年,不設上限,單看數字,推出至今的2個月內已有數千人申請,預料數字會以「幾何級」上升,故認為要設置上限,否則將進一步蠶食本地勞工市場。他亦提到,現時的人手短缺,僱主也有絕對責任,直言:「成日話自己高薪都請唔到人,實際上人工都只是市場價錢」;他以「樓面」為例,時薪只介乎60至65元,月薪則介乎1.4至1.6萬元,對一般打工仔而言,吸引力不大。
勞福局指已檢討程序
就輸入勞工在僱傭合約期間最長逗留24個月期限,孫玉菡表示,政府已檢討上述程序,入境事務處所簽發的簽證或進入許可的有效期,已預設為24個月或整段僱傭合約期(以較短者為準),僱主如欲繼續聘請在職的輸入勞工,可在輸入勞工的僱傭合約期屆滿前申請新的配額,相關決策局及部門會按有關計劃的規定,評估有關僱主是否仍有聘用輸入勞工的需要。
政府今年6月另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以應對安老及殘疾院舍人手不足。孫玉菡表示,計劃下新增的3,000個名額分批接受業界申請,至今已批1,003個配額,餘下配額將陸續批出。政府將持續檢視業界的人手需求,並適時檢討「特別計劃」成效。
至於早前推出的「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適度容許公共小巴或客車業申請輸入司機,配額1,700個。孫表示,運輸署與相關業界及勞工代表已成立持份者諮詢小組,聽取持份者的意見。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數字「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數字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數字
26個職位類別內,以侍應生佔最多,有3,044人。26個職位類別內,以侍應生佔最多,有3,044人。
26個職位類別內,以侍應生佔最多,有3,044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