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工業意外頻生 預防勝於罰人

立法會今年初通過修訂多項有關職業安全及健康的法例,大幅提高多種職安健罪行的最高罰則,希望透過增加阻嚇力,減少發生工業意外。筆者與業界當時已經指出,單靠加重刑罰,在意外發生、出現傷亡之後才去告人、罰人,並非提升工業安全的最有效方法。
果然,嚴重工業意外的數字,未有隨新罰則生效而顯著減少。今年以來,單計建造業已發生約20宗致命工業意外,與過去幾年的平均數相若。有關意外涉及的地盤規模及合約金額有大有小,有私人也有公營,工程內容與事發原因亦各異,反映工業意外頻生並非單單集中於某一類工程、工序或工種,亦並非只有個別業主或承建商才特別容易出事。
政府日前在立法會回應有關問題時稱,除了加緊調查及檢控工作,當局亦會加強對註冊承建商及相關專業人士的規管,包括禁止屢次涉及嚴重事故的承建商競投政府工程;研究在刑事檢控之外同步進行相關紀律程序;考慮提高紀律處分的罰則,包括停牌期限、罰款水平等。有關答覆令人覺得,政府仍未走出在出事後才補鑊、罰人的思考框框。
有團體將問題歸咎於勞工處的地盤巡查工作不善,包括在揀選巡查目標時取易不取難,專揀「易食」的大型工地,但其實該類地盤的安全措施一般較為完善,安全水平參差的小型地盤及裝修工程反而被忽略。還有一直遭人詬病的所謂突擊巡查,有指處方人員往往仍未抵達工地大門,整個地盤已知悉將有人巡查,紛紛暫停所有高危工作及補做相關安全措施,喪失了「突擊」的原意。
故此,當局有必要檢討有關巡查準則和程序,盡快予以優化,加強對巡查人員的指引和培訓。但對於有人建議大幅增加安全巡查的次數和人手,筆者則有所保留,擔心又會墮入工作做得愈慢愈差,就愈要增加人手和資源的陷阱。關鍵是要簡化及理順相關工作流程,真正按風險為本進行抽查,以及善用創新科技減省人手程序和減少人為錯漏。
政府已於今年初開始,要求合約金額超過3,000萬元的工務工程,必須全面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並透過「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私營業界研發及應用同類系統。但對於規模細、工期短、金額小的小型地盤及裝修工程,則難以應用相關系統。
提升業界安全意識
要有效預防工業意外發生,加強僱主與僱員的安全知識和意識才是王道。建造業議會近年已大力加強有關工作,包括應用VR、AR等科技協助培訓工友。但有業界人士指出,最近多宗地盤意外,涉事的都是相當資深及年長的工人,懷疑與他們覺得舊有的做法和技能已足夠,抗拒接受新技術、新科技和再培訓有關。政府和業界都要再動腦筋,包括考慮提供適當誘因,善用更適切的創新科技及設備,提升這些資深老工友的安全知識和意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