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 自行斷類固醇藥

韓錦倫(中)指出,只要跟從醫囑使用類固醇,基本上不會有副作用。 韓錦倫(中)指出,只要跟從醫囑使用類固醇,基本上不會有副作用。
韓錦倫(中)指出,只要跟從醫囑使用類固醇,基本上不會有副作用。
【本報訊】濕疹是本港常見皮膚病,估計患者人數達150萬人,一般會使用類固醇治療,如出現感染亦會用到抗生素,但有研究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患者未有跟從醫囑使用類固醇,超過四成患者未有完成抗生素療程或完全沒有使用,主要擔心有副作用,恐致拖延病情、出現抗藥性問題,甚至出現嚴重併發症,有患者因皮膚屏障受損出現嚴重感染,細菌入血引發低溫症。醫生指出,類固醇副作用多因錯誤使用,強調「應用則用」,呼籲遵從醫囑用藥。
濕疹關注組上月透過網上問卷訪問200名濕疹患者,發現56%受訪者未有跟從醫囑使用及完成類固醇療程,超過90%受訪患者同意或非常同意類固醇副作用很大,症狀改善後要盡快停用。至於抗生素,有41%受訪者有按醫囑使用,但無完成療程,有7%患者甚至完全沒有使用,超過60%認為會出現抗藥性,因而盡量不使用。
憂副作用 停藥恐反效果
現年30歲的Cat,一歲半時已患上濕疹,雖然知道類固醇有效,但擔心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而且停藥後情況又即時轉差,倒不如不用藥,不想再有假希望。多年來她的病情不斷反覆,到大學因功課壓力大,更加劇病情,甚至曾出現大範圍感染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引發低溫症,到急症室求醫體溫僅攝氏35度多,處理不當會有生命危險,最終前後住院近兩個月情況才穩定下來。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指出,類固醇雖有毒性,但藥效很好,而消炎用藥膏通常僅含0.1%類固醇:「即係擠1,000寸藥膏出嚟,得一寸係藥」,只要跟從醫生指示使用,基本上不會有副作用。韓錦倫稱,不少患者尋訪坊間所謂「濕疹神醫」,當中部分是在病人不知情下開出強力類固醇,患者見到藥效便容易誤墮騙局,亦導致錯誤使用類固醇。
韓錦倫續指,當患者皮膚出現嚴重細菌感染,就需要用抗生素,強調藥物是應用則用:「唔應該濫用,但亦唔應該唔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